电子商务:用互联网新手段发掘“新消费”
海外网11月4日电 (徐蕾)“双11”来临在即,中国的电商们磨刀霍霍。因为总部距离APEC峰会主会场很近,为了不影响货品的运送,京东特别在亦庄租场地并配备2000多台电脑,以迎接电商们的“狂欢节”——“双11”。
“预计今年京东在‘双11’的销售额会比去年增加150%左右。当然,‘双11’在一年的销售额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大。”11月4日,京东集团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作为电商代表参加了中央网信办召开的促进电子商务创新和健康发展座谈会,他告诉记者,“京东更重视的是客户体验,每一天都认真去做。”
当天,围绕着如何做好今年“双11”期间的电子商务工作,商务部、工信部、人民银行、海关总署等八部门,阿里巴巴、京东商城、苏宁云商、顺丰优选、寺库网等14家电商企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服务贸易协会电商专委会、中国电子商务创新推进联盟等有关行业协会负责同志参加了座谈会,参会人员畅所欲言、广泛交流,围绕促进电子商务创新和健康发展拉动网络购物和消费内需,特别是针对“双11”网络促销季如何规范发展,提出了各自的想法和建议。
京东开发“移动平台” 阿里巴巴重“三化”
“今年,京东的亮点在‘移动电商’。”刘强东说,“京东微店是我们在移动端迎接‘双11’的重要角色。京东微店的销售额每天增长的速度10%,非常惊人。”
“今年的‘双11’,阿里巴巴天猫的亮点是‘三化’:国际化、无线化、平台化。”阿里巴巴市场总监金奕说,“我们引进国际高端产品,充分将‘云’和‘端’结合,联合物流、银行等部分共同参与,总之,高度重视消费者体验。
“这次‘双11’,苏宁云商的主题就是‘省’,省钱、省时、省力、省心。”苏宁云商北京大区电子商务副总车宏亮说,“我们的优势在于所有苏宁的门店都是我们的备货店。”
对于困扰电商“售假”问题,刘强东直言要重罚不良商户,加大他们的违法成本。“过去京东遇到电商售假,罚款1万到10万,现在直接罚款从100万起。”刘强东还倡议大力推广卖家进行电子工商注册,加强跨平台联合监管,共同打击有组织有规模的售假商家,杜绝售假商家在各种不同平台上的违法行为,保障消费者利益。
“近年来,京东致力于推广电子发票的普及。去年6月27日,京东开具出中国内地首张电子发票。目前京东电子发票覆盖范围已扩大至包括北京、上海、四川、西藏自治区、广东等16个省市自治区。截至目前,京东已经开具超过2000万张电子发票,总金额达71亿元。”刘强东表示,推广电子发票,可以更好地促进社会诚信体系的完善。
刘强东在座谈会上表示,电商行业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农村电商、食品生鲜、互联网金融是未来电商行业发展的驱动力。“农村电商增速明显大于二线城市。下半年,京东的任务就是进村,村里也能见到京东的快递和加盟商。”
其他的与会企业代表也分别介绍了各自发展电子商务推动网络购物、优化物流配送等环节的经验和做法,纷纷表示表示会在创新服务、促进销售的同时,注重强化企业自律,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尤其是提出在今年的“双11”期间,会严格规范促销流程,杜绝虚假宣传;严控产品质量,积极打击假、伪、水货;防范侵害知识产权;着重提升消费体验,以消费者为核心开展促销活动,完善物流配送和售后服务体系,维护消费者权益,构建健康的“双11”网络促销季。
优化电商环境 助力网络经济
相关行业协会表示,会在电子商务市场活动中,尤是“双11”期间,充分利用行业协会的资源,通过加大行业引导和行业自律,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
与会政府部委代表表达了将在工作中一方面重点关注网络经济下的新业态,考虑如何利用互联网新手段,发掘民众新的消费期待,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加强市场监管,坚决打击假冒伪劣、坑蒙拐骗等欺诈行为,改善消费环境的态度。相关部门分别从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网络市场监管、电商产品质量监管、打击假冒伪劣和侵犯知识产权、个人信息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推进与电子商务相关支付服务体系建设、推进跨境贸易通关便利化、推广电子发票应用和保障寄递服务安全等方面分别介绍了在各自职责领域的工作进展情况和下一步工作重点。
“此次座谈会将对我国电子商务创新和健康发展产生三方面重要作用。”信息化发展局徐愈局长主持会议并在总结发言中表示,一是初步建立起各主体协同推进电子商务创新和健康发展的机制,企业应积极推出更多更好的刺激网络消费、发展电子商务的举措,政府部门也将采取更有力政策措施推动和规范电子商务市场发展;二是通过相互沟通,形成了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共识,即电子商务正在进一步发力,已经成为打造经济升级版的重要引擎,将对稳增长、拉动消费、带动产业升级发挥更大的作用;三是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正不断提升,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电商企业加快创新与规范发展,政府职能部门齐心协力优化电商环境,这些将为中国的网络经济创新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后盾,也为消费者的网购体验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责编:李杨)
[编辑: 熊珊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