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各级妇联抓紧抓实女童保护

30.04.2020  17:51

湖南省各级妇联高度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扎实履行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职能,三管齐下,切实维护未成年人,尤其是女童的合法权益。

一是建立联动机制。联动保护。推动出台《湖南省实施<反家庭暴力法>办法》(以下简称《办法》),2019年7月1日正式施行。举行新闻发布会,详细解读《办法》;策划制作“一分钟读懂《办法”沙画宣传视频,加深公众认识。持续推进反家暴工作,2019年各级法院受理人身安全保护令案335件,发出237份人身安全保护令。与省检察院联合发出《关于建立共同推动保护妇女儿童权益工作合作机制的通知》,建立定期会商、联系联络和共同培训等机制,进一步加强在处理妇女儿童家暴、性侵或合法权益被侵害等案件时的联动互动,提高此类案件办案效率,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联动宣传。联合省教育厅、省司法厅、省高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等六部门,发出《关于开展女童权益保护“百场宣讲三年行动”的通知》,从2020年起,每年在14个市州举办100场以上女童权益保护专题讲座,唤起社会关注女童权益保护的意识,提升乡村、社区、学校等基层组织和单位保护女童合法权益的能力。开发《妇女维权你问我答宣传册》,发起“禁毒宣传抖起来”抖音挑战赛等,不断提升“建设法治湖南·巾帼在行动”的辐射面和影响力,连续两年获省直机关“谁执法谁普法”优秀单位。联动支持。各级妇联组织积极培育、联系具有公益性、服务性、互助性的社会组织,建立包括律师、医生、心理咨询师、教育工作者、社工师等在内的专家团队,采取项目打包,购买服务等方式,为受害儿童提供关爱帮扶。今年2月,省妇联与“长沙市杨陶如家庭成长关爱中心”合作,开展“湖南省妇联儿童安全保护权益课程直通车”项目,为全省14个市州培训性教育公益讲师,支持各市州持续开设儿童防范性伤害课程。

二是做好依法维权。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针对近些年多地发生女童权益受侵害案件,省妇联通过征求相关部门意见、组织专家和市州妇联会商,出台《关于印发<湖南省妇联维护妇女儿童权益重点案件响应处理工作办法(试行)>的通知》,进一步规范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工作流程,指导全省各级妇联组织在预防、发现、推动解决侵害妇女儿童案件,尤其是女童权益案件中积极作为。出台《湖南省妇联女童权益保护关爱工作机制(试行)》,实行基层“执委妈妈”关爱服务工作制度,进行“一对一”帮扶。项目化推动女童维权试点。2018年以来,湖南省妇联通过项目申报的方式,遴选、扶持17个维权创新项目,形成了很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妇女儿童维权工作好办法、好经验,其中不少项目涉及女童关爱保护工作,在全省有较好地示范带动作用。2020年度的项目申报、评审中,明确将性侵女童案件排查化解机制建设作为重点领域,入选的8个项目中有3个项目是女童防性侵项目。比如,入选的宁乡市妇联“宁姐姐”一站式女童关爱中心项目,将筹划成立全省首个未成年人遭受性侵一站式取证与关爱求助中心。加大信访、舆情案件跟踪办理力度。持续做好“窗口”维权,2019年接待和处理群众信访8518件次。开展“公益律师帮帮团”行动,安排专业律师到省妇联信访室提供专业服务。2019年以来省妇联对网上曝光的凤凰性侵少女案、信访窗口接到的未成年人性侵案件等,做到高度重视、及时交办、全程指导和适时发声。各级妇联在案件办理过程中积极与公检法司等部门对接,及时表明妇联立场,协助做好受害女童的心理身理健康,了解她们的诉求,主动对接帮扶,及时报告上级妇联。

三是抓好弱势儿童关爱服务。加强儿童之家阵地建设。联合省民政厅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儿童服务类社会组织、专业资质心理辅导师等配备要求和措施,全力推动城乡社区儿童之家建设。目前,全省78.93%城乡村(社区)建立了“儿童之家”,80%以上村级儿童主任为妇联执委。落实每个儿童之家3万元建设经费、管理人员每人每月200元补贴政策,推出编印一本《湖南省儿童之家规范化运营操作手册》、建立一个网上儿童之家、建立一套管理制度、一支专家队伍、开发一批儿童之家课程“五个一”行动,规范城乡儿童之家管理,评选100所省级示范儿童之家,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此外,还在村妇联执委、巾帼志愿者等家中,创新建立“儿童微家”,为留守儿童提供关爱照料、健康教育、行为指导、安全保护等精准化精细化服务。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试点。选定邵东市、益阳市赫山区、浏阳市淳口镇作为全国妇联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试点,推动创建了“党委引领、支部组织、党员带头、家庭参与”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新机制,形成了“妇联牵头、执委认亲、家庭参与”的“美家美妇”关爱服务新模式,通过一年来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在优化思想道德品质,降低行为偏差风险,改善亲子关系,改良家庭教养方式等方面有明显效果,有效降低了留守儿童受伤害率。推广“家校共建”“知心屋”模式。采取村(社区)妇联执委分级分类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建立线上线下“家长学校”、安排专业心理咨询师开展心理健康个辅和团辅等方式,唤醒家长主体责任,提升家庭教育能力,教育引导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塑造未成年人健全人格、预防未成年人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