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男子收藏易氏家族30余地契 年代跨清朝民国
荷塘区居民章亮(化名)是位收藏爱好者,在他的藏品中,有当地一个大家族的三十余张地契。这些地契,时间最早的为清朝嘉庆五年(1800年),最晚的为民国十九年(1930年),清晰记录了一个家族的兴衰史。
昨日,章亮说,这些略有残破却非常珍贵的地契,他不愿意卖出,希望能放到博物馆保存。
痴迷“寻宝” 藏有三十余张地契
当天,章亮展示了自己收藏的“宝贝”: 一张张薄如蝉翼的宣纸,其中大多数早已泛黄,上面用毛笔写满文字,还盖有巨大的红印章。记者拿起一张,只见上面写着:“立契出卖山地人袁清泉……出价银三两整……嘉庆五年十月二十六日……口说无凭,立此凭据,与易收执为据”。
上述地契,字迹清晰,记录着嘉庆年间一名叫袁清泉的人将自己的一处地产以“银三两”的价格卖给易姓者。除了政府印章,还有五名公证人签字。
今年52岁的章亮,年轻时就喜欢收藏,2003年原单位倒闭后,就专门骑着摩托车到株洲周边“寻宝”。起初他收藏邮票,后来逐步扩大范围,搞起了瓷器、地契等等。目前,章亮共收藏了三十余张地契,均来自一个株洲易姓家族,“听说,易家以前是地主,这些地契能完好地保存下来,实属不易”。
收藏的地契年代跨清朝和民国,从嘉庆年间,到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年间都有。这些地契中,最早的一张出自嘉庆五年(1800年),距今有216年之久。
章亮收藏的地契,有地产买卖,也有族内地产的转让继承。其中一张民国十九年的地契上还有两枚印花,印花上写着“国民政府印花税票”,价格为两分。
鲜活历史 从地契看株洲变迁
“易家是我们株洲的一个大家族,曾经人丁兴旺,家资巨富。可几百年过去,如今只是普通的百姓家庭,这些地契,记录一个大家族的兴衰史。”章亮说,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作为不同历史时期土地买卖双方所立的契约,这些地契让大家看到了各个时期的土地、人口、地名、官职、印刷、书法篆刻等内容,反映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状况。
在这些地契中,章亮还拿出一张小的折叠卡片,卡片正面写着“丢飞纳款”字样。“就是土匪夜里偷偷投到有钱人家的拜帖,接到这种卡片,就必须拿钱给土匪,不然家里就会遭殃。”章亮说,他认为这说明了民国年间株洲有土匪存在,如此索要钱财的方式还挺“客气”。
得知章亮有不少地契,曾经有人愿出价购买,可他一概回绝。他认为这些东西记录的是株洲的历史,不能像商品一样买卖外流,希望能放到博物馆存放。(记者 谢嘉 实习生 温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