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旅游,不妨变变花样
现在的春节有三层含义,第一是佳节,“暮东风之协应,嘉上日之同欢”,热热闹闹、喜气洋洋;第二是团聚,一家老少,其乐融融;第三是长假,憋了几个月,旅游迎新春,正是好时节。
春节旅游,正成为年味的一部分。不过旅游要具有恒久的生命力,光靠景点外在魅力是不够的,只有跟文化结合才能形成可持续的传承模式。而要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必须实现三个结合。
一是实现“古”与“今”的结合。文化是具有传承性的,同时也是有时代性的,因此我们在打造文化旅游品牌时既要力图保持文化的原汁原味,也要注重赋予其现代元素,以实现二者之间的完美融合,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继古开今。如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节日当中有给红包作压岁钱的习惯。在微信高度普及的情况下,景区可以通过发放小额度微信红包的方式来推广景点,既能联络节日感情,也能助力景区发展。
二是实现“内”与“外”的结合。这里所说的内外结合包含着两个层面的意思,“内”要求我们具备微观视野,努力挖掘文化资源的深刻内涵。“外”则要求我们具备宏观视野,将文化资源置于区域整体资源当中考量。如在打造理学开山鼻祖周敦颐这一旅游文化品牌时,可以将永州道县周敦颐故居、郴州汝城周敦颐的历史遗迹和江西庐山的濂溪学堂、濂溪墓等文化遗迹结合起来;在塑造老一辈革命家群体的旅游文化品牌时,可以将毛泽东故居、刘少奇故居、彭德怀故居等文化资源作为一个整体来打造。
三是实现“虚”与“实”的结合。很多文化遗迹是故事和传说,没有物质载体,这时候就需要实现由“虚”向“实”的转换。比如张家界山水实景演出的音乐剧“天门狐仙”,就是根据“刘海砍樵”的故事和传说创作的,很好地实现了虚实转换,赋予故事鲜活的内容,给人深刻的印象。在缺乏物质载体的情况下,我们通过建设文化标志性载体的方式做“实”文化,能更好地承接和弘扬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