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有序 “管”有方 “服”有情
图为 衡阳市国税局党组书记、局长李立平(中)陪同湖南省国税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明权(右一)到湖南机油泵股份有限公司调研
“作为签订税收遵从合作协议的企业方,我们感谢国地税的肯定,给企业在公众面前贴上了信用标签,税务机关以管理为主逐渐向以纳税人自我管理、税务提供服务为主的转变,让我们感到更有尊严、也更自信、自律。”10月30日,在衡阳市国地税部门联合举办的税收遵从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上,南岳电控相关负责人谭天成深有感触地说。
税务部门与企业签订税收遵从合作协议,是落实国务院“放管服”改革、提升纳税服务层级的重要实践。近年来,衡阳市国税局、地税局紧紧围绕深化税收征管体制改革、深化税务系统“放管服”改革等要求,全面深化合作,在简政放权上做“减法”、在风险管控上做“加法”、在优化服务上做“乘法”,持续释放改革红利,纳税人获得感明显增强。
在简政放权上做“减法”,进一步方便纳税人
图为 衡阳市地税局党组书记、局长陈云丽(左二)陪同湖南省地税局党组书记、局长周巧艺(左三)深入衡阳特变电工调研
整合资源,不让群众走弯路。这是税务部门推进简政放权给衡阳市地税局政策法规科副科长王橙的直观感受。采访中,他把放权后给纳税人带来的一些喜人变化娓娓道来。
“推进‘五证合一’、‘两证整合’后,省却了纳税人报送很多资料。”王橙说,现在纳税人只需在国税办理“五证合一”和“两证整合”新增信息确认工作,国税部门根据工商传输信息,在金税三期系统进行同步确认,确认后的信息及时推送给地税部门。同时,已有纳税人换证之后,也只需在国税部门进行变更纳税人识别号(社会信用代码)业务,国税部门变更后,地税部门信息也随之变更,极大地方便了纳税人。
给纳税人带来便利的“条款”落实在细微处。对于小微企业,在自主经营一个月后到税务局报税,税务部门以其报送的为准,根据相关报表核定;如果不来交税就事后稽查,按程序进行。以前申报发票要审批,现在自主申领就行。以前没达到起征点要报送资料由税务部门审核备案,现在纳税人在申报环节可以直接享受减免税待遇,税企双方的法律关系更加平等。以前无论是政策性减免还是困难减免政策,都需要纳税人拿着申请表多头跑,找税收专管员、经县局再到市局,逐级审批,现在大部分实行备案制,依托大数据管理,一个窗口进一个窗口出,只需给个时限就办好了。
衡阳市地税局相关部门的数据显示,在困难减免审批权限下放这一项上,纳税人申请房产税年减免额在30万元以下、土地使用税年减免额在50万元以下的,均由主管县(市)、区局自行审批。2016年度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79户,减免金额2401万元,房产税减免63户,减免税额1541万元,纳税人切切实实地享受到了改革红利。
越来越多的纳税人有一种感觉,在持续推进改革中,企业在正常经营时看不到税务部门,税务部门已经从“显形服务”转到“隐形服务”,而企业需要的时候它又在那里,比如税务咨询有12366,有细化的QQ群、微信群,税务部门组织的最新政策培训都免费。同时,纳税人与纳税部门关系好了,随着信息公开透明化,一些新政策出台后,纳税人及时关注到位,在办理相应业务时无需做太多解释工作,执行起来一步到位。
衡阳县地税局第一税务分局局长许云波表示,从基层角度看,简政放权厘清了责任,过去税务部门提供“保姆式”服务,审批层层签字,实质上没那么大精力去核实,出了问题谁的责任分不清,现在把该放的权力还给纳税人,让纳税人先享受政策,把包办改成责任划分制了。同时,税务部门回到主业上抓管理,企业手脚放开了,享受到最大红利。据衡阳市国税局政策法规科廖艳军介绍,2016年后,市国税部门税务行政许可事项只有5项,市本级只有非居民企业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许可事项,其他基本上在县(市)区就解决了。国地税联合办税后,业务受理、登记、审核、发放、调整定额都在前台办理,所有流程在网络上公开,只要提交申请资料,流程走到哪一步都可看到,纳税人办税负担减轻不少。
在风险管控上做“加法”,有效消除涉税风险
图为 衡阳市《大企业税收遵从合作协议》签订仪式
肩负着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使命,税务部门在简政放权优化服务的同时,还注重在放管结合中加强事中事后风险管理。衡阳市国税、地税部门依托大数据,全面推行实名办税,并实行分级分类管理,有效消除了涉税风险,维护了税法的尊严。
衡阳市地税局征管科科长李永桥介绍,税务部门推行信息管税以来,该局已投入70万元建立数据管理暨风险监控平台,借助金三辅助系统,对纳税人进行监控。比如纳税人国地税信息不符、应申报而未申报等问题,在系统上一目了然,税务部门在打击偷逃税时,根据系统提示风险指出存在问题,让纳税人补充申报,自查自纠,纠正后免于处罚,加强柔性管理。对欠税户,蒸湘、石鼓、珠晖等分局已召开清欠大会,列出清欠计划,告知纳税人欠税法律风险,收到25户欠税1.13亿元,其中11户房地产企业税金清缴完毕。
衡阳市地税局还针对纳税人的风险等级实行分类分级管理,具体为分税额和分行业管理。商事制度改革后,税管员由“管户”向“管事”转变,以前税管员对所管辖的纳税人实行包办式的服务,现在税管员根据企业的风险等级,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对A级纳税人实行税收免检,对风险等级较低的纳税人,主要以约谈提醒为主,让纳税人自行纠正,只有风险等级高的纳税人才实行重点监控、入户稽查。
衡阳县地税局在管理监控上做得有样可循。据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以前该部门6个人平均每人管200户企业纳税人,最初这批人叫税收专管员,一个人像保姆一样检查企业、找企业收税,核准无误后上缴国库;后来改了名称叫税管员,大多时候履行的是催报催缴职能。目前,该部门重点放在风险管理上,利用大数据筛查异常,最近正对筛出的1000多条信息进行逐条处理。该局与职能部门联合建立平台——衡阳县建设项目证件办理与税费征收一体化管理系统,此平台是由衡阳县政府牵头而建的专门针对不动产税费管理的平台,不仅税务、住建、规划都在平台上运作,实现了信息化的互联互通。在这个房地产一体化软件上,每宗土地、每栋建筑都要录入,做到阳光公开,这就意味着,开发商从取得土地、规划报建、施工进度、房屋预售和产权办证全过程纳入监管,税务部门由于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漏征漏管的乱象就杜绝了。
衡阳市国税局征管科科长谢敏介绍,国税部门的信息管税、网络安全信息化建设等也为加强税收管理、消除涉税风险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现在国税部门管辖的全市7万多纳税户,通过“金税三期”系统的共享,虚开代开发票等原来难以发现的名目就水落石出了。比如,通过加强第三方涉税信息的应用,各类驾校此前存在申报税款不实的行为,国税局同交管部门联系,根据一个月有多少人参加驾考、拿到驾照等数据,同驾校自主申报的数据一比对,就能立马堵住漏洞。
“我们对纳税人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和全过程管理,对涉税风险高的,涉嫌偷税漏税的,采取稽查手段;对中等风险的,实行纳税约谈,进行纳税评估;对低风险的,开展核查,要求整改到位,全面管控涉税风险。”谢敏如是说。
在优化服务上做“乘法”,增强纳税人获得感
千好万好不如纳税人的口碑好。在记者的连日走访中,纳税人对税务部门的好评如潮,印证了税务部门“放管服”改革成效初显。
华菱衡钢副总会计师兼财务部经理龙小明在接受记者采访中表示,一直以来,不论企业红火还是困难,税务部门都给予大力支持和关心。2009年,该企业经营状况发生变化,地税局及时主动落实优惠政策,在房产税、土地税上减免5132万元,今年减了1400万元。而且让他感动的是,办事程序比原来简便多了,财务人员只要把相关财务报表到税务部门备案,就可以根据政策享受相关税收优惠。该企业的研发费专用产品技术投入多,可享受高新技术优惠政策,近几年就减免了3555万元,享受到的都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
“对企业的服务是一站式的,有些权限该放的就放了,该管的还是在管,上门送政策,一般不干扰企业。如专程来进行‘营改增’专题辅导,对于即将开征的环保税,局长带人来调研。”龙小明感叹,现在信息化比较先进,不像之前材料送来送去,纳税比较规范,企业成为A级纳税企业有“绿色通道”,心里感到蛮温暖。去年,该企业缴税4000万元,今年形势向好,可实现扭亏为盈,已向地税缴纳4800万元。
衡阳市国税局纳税服务科科长刘绍荣细数了该局的几项温情服务。比如延时服务,凡办税服务厅有业务没办完,一律不得下班,前些天衡南县国税局加班加点为纳税人办理车购税缴纳,平常一天40-60笔,这次在高峰期办了近300笔。该局还推行限时办结,对每笔业务都有规定时限,比如最高发票限额的审批在3个工作日完成、企业注销20个工作日完成等等。此外,该局还有专门的大企业和国际税务管理科,专门为大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
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的衡阳镭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就享受了个性化服务,在“走出去”业务中得到了市国税、地税局的大力支持。该公司财务部长蒋宏俊告诉记者,市国税局大企业科及高新区国税局每年都会组织国际税收专家团队来企业,积极开展“一对一”的个性化税收服务,通过面对面交流,及时给予业务指导。国税部门对“走出去”企业涉及的税收政策热点问题、企业所得税境外所得确认、抵免政策、国际税收协定进行重点解读,为公司对外投资发展壮大提供了税收政策知识支撑。
“我们在办理涉税业务时,流程已进一步简化。比如在办理中国税收居民身份证明时,以前要在区局申请再到市局审批,现在直接在区局就审批下来了,节约了时间,也能让我们更好地享受优惠待遇。”蒋宏俊说,不仅办税更为便利,税务部门对相关政策的及时宣传,也帮助企业规避了税务风险,是企业前行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