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企业通过5年走出低谷 要做装备制造业的百年老店

18.04.2018  23:03

做装备制造业百年老店

——专访全国政协委员、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徐天

  本文首发于总第845期《中国新闻周刊

  2017年,经过了五年的低谷,工程机械行业终于迎来了“暖春”。

  在“忽如一夜春风来”之后,行业龙头企业迅速崛起。据媒体报道,2017年挖机全年累计销售140302台,超过2015、2016年销量之和,创下自2012年以来最高销量,标志着工程机械行业的全面复苏。

中联重科25吨汽车起重机在白俄罗斯下线。

  回首十年间,工程机械行业经历了如过山车般的跌宕。2009年,在四万亿大规模刺激计划的作用下,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在2010年出现了“井喷式”增长,并在2012年达到巅峰。但很快,市场的大滑坡在2013年集中爆发——工程机械企业库存加大、贷款增加、应收账款上升、利润缩水,过去的五年,行业下滑至低谷。

  作为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中联重科也随之起落。

  “我们经历了五年调整,原来在泥坑里,现在已经站起来了。”回忆起过去的五年,全国政协委员、中联重科党委书记、董事长、CEO詹纯新向《中国新闻周刊》谈到。

  中联重科在今年1月底发布的2017年度业绩报告预告显示,公司2017年净利润为13亿至14亿元,较2016年同期扭亏为盈,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

中联重科3200吨履带式起重机正在吊装“华龙一号”穹顶。

  在行业触底的时候,中联重科进行了战略布局的调整,进入了农业机械和环境产业,产业转型布局的步伐加快。出人意料的是,2017年,中联重科出售了环境子公司80%的股权。詹纯新说,中联重科仍然要聚焦工程机械产业,五年间企业解决了许多问题,现在已经实现轻装上阵。

   工程机械仍然会是我们的主打板块

   中国新闻周刊: 你对中联重科这五年来的调整是否满意?

   詹纯新: 我认为基本满意。我们经历了五年调整,原来在泥坑里,现在已经站起来了。

  行业的调整是大家共同经历的,我们和行业内的其他公司不太一样的是,中联重科是一个整体上市公司,它所有的东西都摆在桌面上,没有集团公司能帮衬它。可以说,中联重科的境遇体现了行业的真实状况。

  过去的五年,中联重科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指导,去杠杆、去产能、去库存。到2017年,我们终于走出了低谷。经过转型创新,企业情况已发生根本性好转,公司已步入可持续发展的上升通道。这不仅仅只是财务数据上的显现,更是对未来的发展越来越有信心。

   中国新闻周刊: 2017年,中联重科出售了环境子公司80%的股权,当时引起了热议。子公司成立于2013年,当时中联重科提出了转型战略,将环境产业、农业机械都列为战略性业务,以弥补主业工程机械板块的业绩滑坡。卖掉环境板块,让人不解。你是如何考虑的?

   詹纯新: 之前,我们有三大产业板块,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环境产业,出售环境板块是中联重科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取工程机械和农业机械,舍环境产业,是为了更加聚焦我们所擅长的核心业务,并让环境产业顺应规律去与优势资源结合而持续壮大。今后,工程机械仍然会是我们的主打板块。

  现在,公司在资源配置、精力上都有了根本性的好转,有了足够的资金来解决工程机械方面的问题,然后轻装上阵。另外,还能腾出手来,思考、发现其他产业。

中联重科ZTC起重机演练架设直播设备

   中国新闻周刊: 中联重科选择继续走工程机械装备制造这条路,你是否有过担忧?

   詹纯新: 目前在国内,我们在行业排名前三,有自己的发展机会。我希望,我们企业能做行业内最稳健的一家,中联重科的目标是做装备制造业的百年老店,我们必须锁定自己的目标,慢慢地、稳健地走。

   智能制造的核心是让产品智能、灵动

   中国新闻周刊: 智能制造”被写入刚刚出炉的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你怎么理解智能制造?

   詹纯新: 我认为,智能制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制造的过程中,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从供应链,到生产制造,到最终出产品,这个过程是智能的。

  也许有人认为,这就是智能制造的全部定义。但我认为,这只是其中一部分,更重要的一部分在于,生产出来的产品是否智能、灵动。这也是德国工业4.0提出的理念,将嵌入式传感器和产品相结合。

中联重科泵车在项目现场

   中国新闻周刊: 也就是说,中联重科追求的是产品智能化,而不是生产线的智能化?在智能化产品方面,中联重科这几年有什么样的建树?

   詹纯新: 智能制造的核心是让产品智能、灵动。我一直强调,做企业,技术是根,产品是本,要从根本上抓。过去的五年,是艰苦的五年,但更是智能化成果最多、技术进步最快的五年。

  举例来说,我们的3200吨履带起重机参与了“华龙一号”核电站的建设,主要负责“华龙一号”的穹顶吊装,这个穹顶有两个篮球场那么大,重340吨。可以想见,负责作业的起重机是一个怎样的庞然大物。

  我们在起重机身上放了一百多个传感器,使它能自我调整、自我适应、自我诊断,起吊的误差不会超过2毫米。

  这个起重机是一个庞然大物,但是它很灵动,这份灵动就依靠着智能制造。我们希望,通过给我们生产出的产品放置许多嵌入式传感器,感知产品的状况,实时联网更新数据,使得我们可以在公司的物联网云平台上准确掌握所有设备:它是否在工作,现在在做什么,发动机转速是多少,焊缝如何等等。我们也可以进行远程故障诊断。这种端对端的直接接触,将会颠覆我们制造业现有的商业模式。

   通过国际化,让企业走得更稳、更均衡

   中国新闻周刊: 业内人士认为,国际化是抗风险的一个主要方式,你是否认同?

   詹纯新: 我认为更完整的表达是,国际化是有风险的,但是大家都要通过国际化,让自己的企业走得更稳、更均衡。

  在过去,中联重科因为国家的一些好政策,以及赶上了国家发展的好机遇,我们成为了全球工程机械前十强。但是,国内市场也会有饱和的一天,企业要继续往下走,必须扩大自己的市场,走出去,面向全球。

  这些年,我们很重视走出去,也慢慢形成了自己的格局。

  我认为,走出去有几个方面。一是产品出口,另外是技术走出去,再则,是资本走出去,即在境外办工厂,或者在境外收购企业。

   中国新闻周刊: 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是中国装备制造“走出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联重科目前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成果如何?在“走出去”中有何体会?

   詹纯新: 中联重科不断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企业先后在英国、意大利、德国、荷兰等国家并购了一些公司;在白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沙特、巴西等“一带一路”沿线建立9个基地、20个贸易平台、100多个销售网点,形成了“两横两纵”的海外格局。

  在“走出去”中,我们主要有三点体会,即“做主、做深、做透”。

  做主,是既要有包容力,又要有掌控力。在跨国并购过程中,他们一方面用包容的心态去求同存异,理解、接纳不同文化的差异,另一方面在战略上把握住话语权,把收购的企业纳入到整体战略管控体系当中。

  做深,既要深度认同,又要深度协同。遵循本土化原则,遵循包容、规则、责任、共创、共享五点共识,形成技术、市场、产能等全方位的协同机制,结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做透,既要因企制宜,又要用到极致。比如我们收购意大利CIFA公司后,充分发掘其资源,现在不仅做混凝土机械,还延伸至起重机械、建筑机械、高空作业机械;不仅是公司的产品制造基地,还成了中联重科的欧洲研发中心、物流中心和全球采购平台。

   中国新闻周刊: 你认为,海外收入应该占中联重科多大的比例?

   詹纯新: 我一直以来都认为,我们要做到国外和国内各占50%。

【编辑: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