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成殿”呈垮塌迹象
近日,有网友在红网论坛益阳版发帖称,位于桥北的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学门口大成殿,因年久失修,前檐已呈现垮塌迹象,并附有图片。从图上看,该殿前檐确有部分垮塌,砖瓦和朽败的椽皮掉了一地,好像一位垂垂老者在哭泣。
大成殿始建于宋朝,初称学宫,后改称圣庙。元朝末年,圣庙毁于战火。明洪武十三年,圣庙得到修复。清顺治年起,又多次重修。光绪三十三年改祠为阁,大成殿因此得名文昌阁。1924年,我市著名革命先烈熊亨瀚受“五四”影响,在文昌阁创办进步刊物《资江》。民国十八年,文昌阁被民国当局改设教育机关,后附设民众图书馆。抗日时期,又将中后两殿改为忠烈祠。1944年,开办益师附小。1963年,原益阳县拆除忠烈祠,建立县花鼓戏剧院。至此,文昌阁仅存外壳作剧院前厅,其余部分荡然无存。1993年被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定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帖子中提到,大成殿前檐于2012年就出现了破损,作为市文保单位,却一直无人问津,以致毁损越来越严重。为此,记者电话联系了市文物管理处,得到如下答复:
依据《文物保护法》相关规定,文物单位是谁使用谁维修,大成殿早前被一家私人单位买下,如今出现垮塌,应由使用单位修缮保护。
记者又拨通大成殿现使用单位电话,接电话的是益阳市同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廖先生,他称买下大成殿是实,但该殿年久失修成了危房,他们并没有实际使用,没有使用当然就不负责维修。并说他们也多次向文管部门反映,一直在等待处理结果。
至记者发稿,已得到最新答复,市文物管理处向政府已提交了报告,具体修缮方案在等待批复中。
记者手记:
在前不久闭幕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回答了关于部署加强文物保护工作问题。他指出,保护文物实际上也是在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大成殿作为市文保单位,年久失修这个词用在它身上确是一种不幸。但是,只要相关责任单位积极履职,尽快制定方案及时修缮,其修旧如旧重复旧貌并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如果任由其风雨飘摇,岌岌可危,及至最后成为废墟,心疼的就不是文管部门一家了。且任何事后的批评、检讨甚至查办,也于事无补了。(记者 宋咏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