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帆起洞庭——岳阳筹建水上安全气象预测预警系统
16.02.2015 19:02
本文来源: 气象网
为湖南通江达海保驾护航
岳阳是湖南唯一的临江港口,也是湖南进出内河与沟通世界唯一的水上通道,拥有长江八大良港之一的“城陵矶”港,年水上货运量达1.1亿吨,水域航运物流经济发展迅速。然而,在这样的大好形势背后,却有着另一番忧思。“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连月不开,阴风怒号”,“商旅不行,樯倾楫摧”,从古人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想见,航运追求的快速、高效和安全很大程度上受到气象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恶劣天气引发的水上安全事故已经占到总事故的近40%,造成了重大生命和财产损失。”岳阳市地方海事局局长李白才告诉记者。 岳阳东洞庭湖区至湘江湘阴段水域,除广阔的洞庭湖水体外,内湖内河及港汊众多、空气湿度大、局地小气候明显。岳阳县煤炭湾、九马嘴、鲇鱼口、五朵花,湘阴芦林潭、文景港、湘阴大桥、南门港,汨罗磊石、营田滩、八分场、兔子港、推山嘴等水域均属恶劣天气条件下水上交通事故多发区域,大雾、大风、雷电、暴雨、局地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频发。“我们目前拥有的国家气象监测网络无法覆盖域内湖面,水上气象监测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沿湖气象监测能力有限。”岳阳市气象台台长欧阳红向记者介绍目前岳阳水上气象服务存在局限性,“海事气象预报产品研发不足,无法提供有针对性的,能够满足海事需求的气象预警预报服务产品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欧阳红说。
“水上安全气象保障是一种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的趋势,我们和海事局加强合作,共同提出了应对办法。”岳阳市气象局局长邹用昌告诉记者。2013年9月27日,岳阳海事和气象部门联合向市政府呈送《关于建设岳阳地方海事气象预测预警系统的请示》,岳阳市盛荣华市长、向伟雄副市长予以高度关注。2014年9月25日,岳阳市发改委组织专家对可研报告进行了评审,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将为岳阳旅游、渔业、河道采砂等行业及沿岸民众提供针对性、专业性服务,是一个投资小、受众广、效益大的民生工程。”2015年2月4日,岳阳市政府第3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项目的建设方案,批准建设。
监测、预警、服务齐跑共筑安全屏障
目前,岳阳拥有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中规模卫星接收系统、6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232个区域气象观测站、6个交通气象观测站、1套闪电定位仪等为一体的综合气象探测系统,对局地性、突发性气象灾害的监测和预报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我们具备项目建设的实力和基础。根据目前水上气象服务的薄弱环节,我们将从监测、预警、服务三方面入手,利用现代气象科技建立完善水上安全气象监测和预报预警系统,提升服务能力。”岳阳市气象局副局长彭洁向记者详细介绍了系统规划情况。她打开岳阳水上安全预测预警系统气象自动站站点分布图,“我们将在岳阳洞庭湖区至湘江湘阴段150公里水域建设14个7要素自动站,其中包括1个湖心岛站。同时调整8个自动站位置,更好的监测这段水域。此外,我们还将在海事局湘海巡110号指挥艇以及气象服务快艇上安装多要素超声波自动气象站以获取可移动、全天候的实时气象多要素资料,真正做到气象要素监测网络密集覆盖。”
有了硬件的投入,如何利用好综合观测资料实现预报精准化?“我们将和气象局搭建高清数字专线,在海事局水上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搭建系统平台,实现气象数据和水文信息共享以及重大灾害性、转折性天气可视化会商。”对于水上安全气象预报预警系统建设,李白才充满期待。岳阳市气象局将重点研发海事专用大风、能见度、精细化天气、风浪、强降水等预报模式,结合水下声纳探测资料和水流情况,生成有针对性的精细化预报服务产品。在此基础上,建立重点服务对象数据库,利用电子显示屏、大喇叭、手机短信、96121外呼系统、电视、网络等多种手段发布拓宽预警传播覆盖面,打通“预警信息最后一公里”。
政府购买服务致力民生保障
“岳阳市有78条采砂船,每条造价在4-6千万,气象预警、监测、服务对河道采砂、运输安全十分重要。” 在岳阳市政府第36次常务会议上,熊炜副市长对水上安全气象预测预警系统建设给予充分肯定。不仅如此,以“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为代表的岳阳环洞庭湖旅游业同样受到大风、大雾、强对流天气的制约。岳阳渔业总产值超过46.4亿元每年,水产品连续20年位居全省第一,也因气象灾害存在安全隐患。“水上安全气象预测预警系统建设很有必要,花的钱不多,但却是安全的大事,项目建好后要发挥好效益。”盛荣华市长对该项目予以大力支持。
“我们要做的是服务区域经济的专业专项服务,这是保障民生的需要,也是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现在有了政府的财政支持,这成为政府购买服务的一种新尝试。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让老百姓实实在在获益。”邹用昌说。岳阳市气象局积极创新服务能力,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为水上安全气象预报预警系统建设奠定坚实基础。经过十年的不断完善,在岳阳主要乡镇、重要水库堤坝、山洪地质灾害易发点和防汛关键地段建设了232个区域气象站,组成了一张空间密度达到5km*5km的天气监测网。2014年,岳阳市局以“观风测雨、造福巴陵”为目标,投入150万元将风雨山雷达站建设成为包含多普勒天气雷达、风廓线雷达、地面观测、人工增雨、航运气象服务、气象科普为一体的气象防灾减灾综合示范基地。先后开发或升级了基于GIS的气象综合业务平台、短信预警信息平台、气象服务外呼系统、APP气象服务软件等,为实现预警及时、反应迅速、渠道通畅、手段便捷、受众面广等服务需求提供技术支撑。
风帆起洞庭,千舟竞渡!及时、高效的气象服务为洞庭湖的航运架起一道安全的屏障,为百姓生活提供便利,为岳阳经济社会发展插上了一双腾飞的翅膀。
本文来源: 气象网
16.02.2015 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