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纸杯,海外淘金逾千万美元

30.10.2015  09:43


 通过孙泽军的改良,100个纸杯的叠放高度,比原来缩小了近一半,大大节约了物流成本。曾诗怡 摄

  星沙时报/星沙新闻网10月30日讯 (记者 陈登辉)如今,日本人每天除了电车,用得最多的就是自动贩卖机。据统计,日本自动贩卖机的设置台数已达560万台。而在这些贩卖机用到的纸杯,不少来自长沙县的世通纸塑箸业有限公司。

  目前,这家企业生产的纸杯产品已占据日本20%的市场份额,成为国内出口纸杯的老大。

   一句话催生一家企业

  2003年,孙泽军“下岗”了。用他的话说,是带着眼泪离开了工作十几年的老东家。干了这么长时间的外贸,孙泽军舍不得放弃本行,他决定创业。

  可是应该做什么产品?开发哪个海外市场呢?孙泽军想起了一句话。

  “以前曾随公司去过日本,当时日本客户在与韩国企业谈纸杯业务。我就问,如果在中国开厂,能不能建立业务往来,”日本客户却丝毫不给面子,说:“中国没有一家企业能生产出符合我们要求的产品。”

  “不就是个纸杯,凭什么看不起我们。”孙泽军深受刺激,决定从纸杯做起。揣着东拼西凑借来的钱,孙泽军从深圳买来机器,开始试生产。“做出来一检测,20%的都漏水。”但孙泽军没放弃,他找来专家帮忙,终于使产品达标,而当年鄙视“中国制造”的那家日本企业,成了他的第一位客户。

   一种执着成就千万产值

  日本人的挑剔到了什么程度?孙泽军举了个例子,“一千个纸杯中发现一根头发,就要罚1000美金。”不仅如此,日本客户还要求从源头到生产,全监控。“现在厂房里装了监控探头,日本客户都是远程检查。”

  严格的质量把控,倒逼着孙泽军不断提高产品品质。一次,他从客户那了解到,因为日本物流成本非常高,所以希望他们能在装配时再压缩空间。“我一琢磨,这是个创造利润的机会。”

  经过几番努力,在不减少容量和杯口口径的前提下,世通成功将纸杯叠放的空间压缩近一半,“不仅客户满意,我们的物流成本还节省了48%。”

  获得日本市场的认可,欧美市场也成为孙泽军的囊中之物。“2012年伦敦奥运会,通过英国航空公司的推荐,我们的产品成为那届指定用品。”

  就在本月,世通提质更新了22条全自动生产线,“原本排到8个月后的订单,明年元月就能消化完,业务量一下又能增加许多。”

  现在的世通,还保留着“零销售人员”的骄傲传统,“基本不用推广,坐在家里,就有大量国外客商上门求货。”

  今年逾千万美元的出口业绩,孙泽军志在必得。他的目标是未来四五年,每年的销售额递增30%。

[编辑:王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