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爷带晚上妈带爸爸去哪了 "中国式家庭"缺失父爱

09.12.2014  10:22

父亲缺位,家长会成了“妈妈聚会”。

  教育观点

  原始社会,父亲带孩子打猎。现代社会,父亲只会“打酱油”。父亲角色的缺失造成的负面影响无法估量。没有得到足够父爱的孩子多焦虑、孤独、任性……为了孩子的将来,父亲从现在开始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他们。

  “原始社会中,爸爸会带孩子出门打猎,孩子就被爸爸带着去探索世界。而现在爸爸在家庭关系中成为一个影子。爸爸缺席了,家庭甚至沦为了旅馆。”近日,一个《中国式家庭=缺失的父亲+焦虑的母亲+失控的孩子》的帖子在微信圈流传,不少妈妈表示这是自己家的真实写照。

  多数爸爸“打酱油”

  “我家就是这样典型的中国式家庭。老公小时候父爱缺失,他自己做父亲后沿袭了他父亲当年的方式。我太想给自己的孩子一个幸福的童年,不惜辞职做了家庭主妇,但有些东西你越是在乎,结果就越不如人愿。”长沙市民谭如新向记者表示,长时间一个人面对孩子,导致自己常常情绪失控,她开始埋怨孩子爸爸的缺失,导致家庭关系紧张,亲子关系紧张,一切都乱了套。

  一项对全国1285位0岁至6岁婴幼儿的妈妈的调查显示,近六成家庭采用“白天老人带,夜里妈妈带”的育幼方式。忙碌的爸爸在孩子幼年的成长中竟然是个“打酱油”的角色。

  如今无论是幼儿园、小学还是中学,每逢开家长会,到会的大部分是学生的妈妈。有人戏称家长会是“妈妈聚会”,平日与老师沟通的也多是妈妈们。教育专家表示,无论在情感、陪伴、尊重、亲密还是在问题解决方面,父亲为孩子提供的支持都不多,这说明父亲没有承担应尽的责任。

  父亲缺位孩子多情感障碍

  “中国式父亲的爱最为隐忍。在他们看来,教养孩子是母亲的天职,父亲只需在外打拼,挣钱养家。于是,他们没有给孩子换尿布、喂饭、洗澡,没有陪他们在草地上打滚……慢慢地,他们也不知道孩子究竟需要什么。”长沙市教育专家刘正华表示,父亲角色的缺失造成的负面影响无法估量,父亲们应该从饭局应酬、办公室、电视机前走开,承担起父亲的义务与责任。

  据世卫组织研究成果表明,平均每天能与父亲共处两个小时以上的孩子智商更高,男孩更像小男子汉,女孩长大后更懂得如何与异性交往。而心理学家通过调查发现,那些没有得到足够父爱的孩子情感障碍十分突出,出现焦虑、孤独、任性、依赖、自尊心低下、攻击性强等现象较为普遍,甚至与成年后的不良生活习惯都有一定关系。

  专家

  父亲多陪孩子

  有利子女性别个性化发展

  父亲在子女教育中,主要起着两个重要作用:一是培养子女独立自主的探索精神,培养良好的秩序和纪律,因为父亲是家庭与社会联系的纽带,使孩子的注意力从家庭转向社会,开阔了儿童的视野。二是有利于子女的性别化发展,因为男孩子往往模仿父亲,女孩子则往往把父亲看作是异性伴侣、甚至是未来丈夫的模式。

  “夫妻双方都应该有意识地改变,让对方更多地参与到整个家庭关系当中来。”刘正华表示,父亲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孩子,多和孩子亲近。无论多忙,父亲每周都应尽可能有意识地专门抽出两三天时间陪陪孩子,哪怕只是散散步、逛逛商场、聊聊天,都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稿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记者 贺卫玲 实习生 何亮)
(编辑:黄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