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11岁女孩查出艾滋被排斥 校长上门为她授课
5月9日,宁乡县流沙河镇赤塅完小校长尹鹏波对艾滋病女童莎莎(化名)进行单独教学。11岁的莎莎因患有艾滋病,经历多次转学,都迫于周围压力与就医需要无奈离开了课堂。30岁的赤塅完小校长尹鹏波挑起了这个担子,他决定自己上门给莎莎授课,每周半天。图/记者金林
5月9日,莎莎(化名)家墙上贴着一幅画,上方歪歪扭扭写着“什么是梦想?梦想就是希望”。图/记者金林
艾滋女童的家庭教师
恐艾阴影下,11岁女孩被排斥,校长上门为她授课
在被排斥的生活里,11岁艾滋病女孩莎莎(化名),等来了她的“家庭教师”——30岁的小学校长尹鹏波。
5月9日下午1点多,长沙宁乡流沙河镇高梅村,师生俩围着老旧的四方桌上课,鳝鱼、河虾等词语常常出现在他们的“课程”中。
2013年,莎莎被发现罹患艾滋。消息传到村里,家长们极力反对,莎莎无奈离开课堂。转校,又因同样的原因被排斥。2015年下半年,刚任赤塅完小校长的尹鹏波,挑起了这个担子。他决定,自己上门给莎莎授课。本报记者覃剑实习生田慧芳长沙报道
离开学校
女孩检查出艾滋,家长们向学校施压
出于对女孩隐私的保护,尹鹏波最初不愿意接受采访,尽管莎莎一家的事在当地已不是秘密。
7个月时,莎莎的母亲就去世了。跟着父亲和爷爷奶奶长大的莎莎,依然健康、向上,获得过“智慧宝宝”“文明之星”等不少荣誉。2013年下半年,莎莎父亲骑摩托车遭遇车祸,在医院治疗时,被检查出患有艾滋病。
全家人到医院接受检测,莎莎也被查出艾滋。随着父亲的病情越来越严重,艾滋的事情也被抖了出去。在这个人口密集的农村,谈及艾滋病,或多或少都有着几分恐惧。
邻居举了真实的例子:莎莎父亲去世时,村里有人承包了葬礼上的宴席,听说是因艾滋去世后,这个牵头的人烧了葬礼上用的凳子,连碗都扔了。
村民对艾滋的恐惧,也反映到对这家人的态度上,莎莎一家几乎很少有客人登门。连他们家鱼塘的鱼,都没有贩子肯收。
“有的家长直接说,她(莎莎)在学校,我的孩子就不放到你们学校。”尹鹏波说,2014年,学校曾召开家长会,专门商讨莎莎的事情。那时候,尹鹏波还在镇上的中心小学教学,对此事略有耳闻。
2014年下学期,迫于周围的压力与就医的需要,莎莎离开课堂。之后,莎莎转校至宁乡百灵鸟小学,前后上了两个月课,因为同样的原因离开。
5月9日下午,回想起为莎莎找学校的日子,莎莎爷爷连抽了3支烟,一旁的奶奶不停地抹泪,称“全部都不让她去(学校)”。
校长接手
所有人打“退堂鼓”,他决定挑起担子
2015年下学期,尹鹏波刚刚到任赤塅完小校长,就遇到了这个难题。
30岁的尹鹏波出生在隔壁村。到任第二天,莎莎爷爷就找到他,希望能解决莎莎上学的事情。未想,当日下午,反对莎莎上课的家长也找到了他。
这个年轻校长左右为难。按照他的说法,2014年,赤塅完小的学生流失量很大,全校100多名学生,就流失了20多个,主要是因为家长外出务工,“但或多或少也和莎莎有一定关联”。上级教育部门也多次致电,希望他妥善处理此事。
尹鹏波想了个办法。山西临汾有一个艾滋病小学,他联系了镇政府与中心小学的负责人,愿意出学费,送莎莎到这所学校边治疗边读书。
但莎莎爷爷不同意。莎莎的脖子上有个创口,已经开始流脓,爷爷希望孙女能留在身边,贴身照顾。
学校最终决定,委派老师上门给莎莎教学。赤塅完小有10多名在编教师,但几乎没人愿意担这个担子。2016年新学期开始,有个年轻的男老师自告奋勇去教莎莎,但去了两次后,再也不愿意去了。问及原因,这位老师说:“我还年轻,还没生孩子”。
尹鹏波决定自己去教。“这也是无奈之举。”他坦承。
作为校长,又负责五年级数学教学,时间不多的他,每周抽半日上门教课。
家庭课堂
最多的时间,他在教女孩学算账
莎莎的学籍被保留在赤塅完小的档案室,如今被排在五年级的柜子里。但因为长期荒废学业,莎莎的学习阶段还停留在三年级。尹鹏波上第一堂课时,女孩连乘法口诀都念不顺溜。经过补习,莎莎已经开始学习三位数的除法了。
为方便沟通,尹鹏波给莎莎买了一台手机,教这个11岁的女孩用微信,如果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就拍照发给他,通过微信交流解答。
只不过,女孩的学习欲望似乎并不强。手机拿在手里已经两个多月,女孩从未主动发过题目给老师。微信的聊天记录里有两张图片,那是最初教女孩用微信时,尹鹏波自己发的。
“她比同龄孩子更加封闭、成熟。”尹鹏波说。在上课期间,遇到不会做的题,尹鹏波偶尔会尝试着施压,但莎莎往往会冷言道:“学习有什么用?”尹鹏波无言。
莎莎的生活面很窄,除了就医,平时不出家门,偶尔会在门口的竹林边遥望远处的山坡。
尹鹏波说,跟她教学不能照本宣科。5月9日下午,他将鳝鱼、河虾等运用到算术题中,“首先要她学会算账”。
尹鹏波的考虑很现实,以莎莎的积极性与接受能力,他上课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帮助其生活。除了以算账为主的数学,他在给莎莎上语文时,最初教她的就是查字典。他还教她骑自行车。
除了上门教课时她会礼貌地笑着说“老师好”,尹鹏波平时很少看到女孩脸上的笑容。
“你最近骑了自行车么?”“你的头发是谁梳的?”这个30岁的校长细声细语地、用近乎发嗲的声音与莎莎交流。但往往得不到一个字的回应,最多也只是点点头。
女孩家的墙壁上贴着很多儿童画,上方歪歪扭扭写着“什么是梦想?梦想就是希望”。尹鹏波期望,莎莎也能心怀希望。
校长的困惑
到了初中,莎莎将何去何从
在艾滋病阴影下,尹鹏波小心翼翼。上门给女孩上课,也是“没办法”。尹鹏波摊手。
他说,即便知道艾滋病的几种传播方式,还是会担心意外出现。对于家长的反对,他也表示理解。
每次去莎莎家,尹鹏波会带一个水杯,灌满水,这是妻子的要求。他说,最初决定上门给莎莎上课时,妻子很抵触,上课没补贴,还要占休息时间,而且与艾滋病人面对面接触,即使是个小孩,也有不可预料的风险。因而,妻子强令他自带茶水,不在莎莎家吃饭。
对于这一点,莎莎的爷爷奶奶也心中有数,陌生人上门,他们不会主动端茶递水,也不会留客人吃饭。按照爷爷的说法,大家都有顾忌,亲戚都只上门送东西,不愿意留下来吃饭。
尹鹏波的儿子已经上幼儿园了。给莎莎上完课回家,他的第一件事就是洗手,特别是在接触儿子时,他会下意识地先洗手。
尹鹏波说,他会一直去莎莎家上课,她应该能顺利升学。但考虑到社会影响,在小升初考试时,他会申请一个专门的考场。只不过,那场关键的考试之后,莎莎将何去何从?到了初中阶段,是否会有同样的老师接替他给莎莎上课,还是有其他的方式帮莎莎完成学业?
说完这些,尹鹏波盯着莎莎,许久没有再说一句。
征集
我们实在不愿看到莎莎就此辍学。如果你有什么好的方法或方案,请留言告诉我们;又或者你具备一定的中小学教学能力,愿意给莎莎当志愿者老师,并且经过深思熟虑后,也请告诉我们。
评论员评论:最凉不过人心最暖亦是人心
这既是一个让人不忍卒读的悲剧,也是一个足以温暖人心的故事。
这是一个何其无辜的小女孩,在被艾滋恶魔盯上后,周遭的异样眼神,显然更让她感受到了来自世界的恶意。
如果说艾滋病是对无辜女孩的第一重伤害,那么,被迫离开学校以及所有因艾滋而改变的生活,则是对她的第二重伤害。最凉不过人心,当这些歧视、偏见朝着小女孩蜂拥而来时,我们当理解小女孩对学习的排斥,甚至是对生活的绝望。
当然,我们又不能站在道德高地去诘责任何一个人,那些选择歧视和偏见的人,只不过是因为对艾滋的极大恐惧。试想一下,如果你是他们中的一员,你又能否祛除歧视和偏见,给小女孩一个温暖的拥抱呢?从这个层面来说,我更愿意把这种人心的“淡漠”,视为常识稀缺背景下的集体无意识。
当恐慌越弥漫,善意便弥为珍贵。我们欣慰地看到,一个校长走到小女孩身边,成为她的家庭教师。从这位校长身上,我们仍能看到他对艾滋的恐慌,但是,他用一个师长的担当,让小女孩有机会认识外面的世界;他用一个长辈的关心,让小女孩体味到家庭之外的人情味,即便这些只是这位校长的“没办法”。而就是这样的“没办法”,他向小女孩释放出了外界最大的善意,也让我们看到淡漠之中的温暖,生发出“最暖亦是人心”的感慨。
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单薄的,校长的“没办法”终究会是寂寥的。小女孩的未来,她又将面临着什么样的人情冷暖呢?当恐慌不能彻底消除,偏见和歧视又当如何祛除呢?依然要回到这句话——最凉不过人心,最暖亦是人心。
即便我们无法消除恐慌,为何不像这个校长那样,去努力释放出温暖的善意呢?无论如何,小女孩何其无辜,将她置于孤立无援中,我们于心何忍呢?置于一个更宏大的语境来说,当善意变得如此刻薄,谁又能保证自己不会在将来的某一天,会因为其他事被歧视和偏见笼罩呢?于此而言,善待小女孩,其实也是善待自己。
(本报评论员 高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