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震荡,“熊出没”成为长沙楼市新常态
在以价格为主要导向的长沙,降价不再是孤案时,不少市民纷纷告别观望,走进售楼部
银根紧缩,开发商担心什么?
一2014年的最初,“土地成本上涨”伴随着“房价动荡下行”走过了一段旅程;当彼此不能再携手同行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一场贯穿全年的滞销和促销,且决绝,且盛大。
在大半年的举步维艰背后,“谁谁又换了一家公司”对于今年的地产圈已不是新鲜话题,而严格信贷、紧缩银根对资金需求量大的房地产行业来说,可谓是“震荡”得醉了。
5月份的长沙楼市,让地产人“想爱不敢爱”,市场要想“红”一把,并且让购房者把捂紧的钱袋子敞开,都选择了放低身价。
从小范围下滑,到大数据震荡,再到范围扩大化,“跑量”从孤案变成了市场主流。放低身价成为开发商面对市场而作出的积极应变之举。
降价促销不再是孤案
传统旺季“金三月”的爽约、一季度成交量的不尽如人意、个别“跳水式”促销案例,都在告诉市场,必须要改变了。
很快,开发商针对市场做出了最快的反应——以价换量。
根据长沙市房产研究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长沙市内六区新建纯商品住宅网签均价为6631元/,环比上涨1.92%,新建商品房网签76.97万,环比增长22.00%;5月长沙内六区新建纯商品住宅网签均价为6209元/,环比下跌6.37%,新建商品房新增网签100.66万,环比增长30.79%。6月份,价格坚挺伴随着成交量的惨淡,价格松动伴随着成交量的上升。
房价“挺”不住了,数据表明,从二季度开始,以往的小范围下滑已经逐渐变成大数据的下滑,多名房企负责人在交流时都承认,已经到了必须要跑量的时候了。
“对于库存量大,并且对资金流不稳健的项目来说,以价换量不失为明智之举。”长沙澳海澜庭项目营销总监赵海光认为,成交情况与项目现金流息息相关,对开发商而言,一旦量跑不动,则意味着资金链的断裂。
降价,是换取现金流的最快途径。
范围扩大
跑量成大概率事件
《变形金刚4:绝迹重生》上映,标志着《变形金刚》系列电影正式收官,危急关头,凯德、大黄蜂前来助阵,肖恩、泰莎用拖车帮助擎天柱脱困。最终擎天柱消灭了禁闭。
像擎天柱一样发挥救场作用的,还有长沙房价利润空间的牺牲。
库存量攀高、成交惨淡、购房者观望情绪浓厚,在四面楚歌的大背景下,开发商降价动力也在增强。无论从区域或是价格上,以价换量都在快速蔓延。
面对二季度成交不振的市场,“暗降”方式开始层出不穷,保利·林语中心公寓推出一口价5555元/平方米房源;位于梅溪湖片区的振业城,拿出100套价格在5988元-6988元/平方米之间的特价房;驻扎湘江西岸的保利·西海岸,楼面单价接近3000元,打出了首付一成还送奔驰、10套新品7999元/平方米起的宣传……
除了明“送”暗“降”的打折,大张旗鼓的明降也开始出现在市场。2013年住宅单价一度卖到7000余元的达美,今年4月爆出了小户型产品总价17万元起;6月初,去年别墅销量冠军的龙湖地产推出178万买300平方米联排别墅送76平方米高层的活动,别墅客户上门量在一天之内突破300组。
“现在卖得好的,都是降价的。”梅溪湖片区的某楼盘置业顾问张敏告诉三湘都市报记者,“买涨不买跌”已经成为了过去时。
有“熊”出没,成为新常态
随着央行降息,股市“牛”了,与股市成反比的是,楼市在一片看淡的销售气氛中,显得有些“熊”。而对于今年的长沙楼市来说,多数房企的年度任务已经成为电影“触不可及”。
在今年走访市场过程中,多位房地产人都表示,尽管“崩盘论”、“拐点论”大有危言耸听之嫌,但过去那种价量齐升、躺着也能赚钱的时代已经结束。万科总裁郁亮也曾经公开表示,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所有人都可以从房地产赚钱的时代也已经结束。
“今年整个市场都表现得不温不火。”高岭国际商贸城总经理黄勇光表示,股市火热,楼市却逐渐转冷,当投资市场的热钱逐渐转向金融市场,销售艰难已经直白地体现在成交数据里。
当“熊出没”成为2014年的楼市“新常态”,房地产面临着更多的考验。
“房地产正在软着陆。”中国社科院经济学教授樊纲在2014博鳌房地产论坛指出,房地产市场过去是发展过热,如果总是在那种亢奋、过热的状态下,拿块地就能挣钱,那就太不正常了;目前房地产告别躺着也能赚钱的时代,回归到市场经济,开始时刻面对竞争,需要的是创新、专注和专业。
链接
“银根”与开发商
2014年伊始,楼市呈现出不明朗局势。杭州楼盘大降价让楼市“拐点论”议论正酣,2月底,有着“房地产银行”之称的兴业银行突然叫停房地产开发贷,让市场神经更加敏感。据悉,这一轮政策的背景是基于2014年房地产“在经济下行、资产价格泡沫过大、货币政策偏紧的环境下,风险急剧上升,一旦发生风险暴露,处置起来十分困难”的形势作出的判断。
对于房地产开发商而言,资金组成包括:个贷、定金收款、自筹资金、外资、开发贷。我国房地产企业开发资金来源中有60%-70%直接或间接来自银行,可以想见,一旦银根紧缩,开发商的日子会有多难过。
[编辑:吴家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