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壶瓶山邮局步班邮路员:绿衣使者的坚守

03.11.2014  13:02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蓝天配朵夕阳在胸膛,缤纷的云彩是晚霞的衣裳……”送邮途中,常德市石门县壶瓶山邮局一名步班邮路员边赶路边唱着山歌,深山路远鲜有人烟,有时独步四五个小时都看不到人家,唱山歌、哼小曲,便成了他们排遣寂寞的唯一方式。

百米悬崖上的吊桥上,赵忠义边哼歌边赶路,减少自己的恐惧。

  壶瓶山地处湖南西北边缘,距石门县城110公里,海拔2098米,有“湖南屋脊”之称,壶瓶山邮政支局服务区域1113平方公里,服务人口5万多人,邮路全长1165公里,其中步班邮路7条共319公里。因为山高路远,崎岖难行,这条邮路是常德市为数不多的一条必须步行的邮路。

   天险,挡不住他们的送邮脚步

  48岁的杜登文是中岭段的老乡邮员了,10多年来,他一直为这条路上的老百姓送邮,连接着外界和大山之间。中岭段是壶瓶山支局七个段最为偏僻难走的地方,全长180公里, 13个村中4个村必须要步行,来回约98公里,这些地方没有公路甚至有些地方连路都没有,走起来费时又费力,最为惊险的还要属水田与官查之间的水桶寨天梯,这是这段邮路中必经的一处天险。

杜登文每个星期都要往返于这个“天梯”。

  “天梯”位于悬岩峭壁上,是一截连接着一山与另一山的木梯子,木制的梯子已经开始腐朽,全长24步,角度直逼90度,再加上左峡谷、右峭壁,令人心惊胆战,稍有不慎跌下山崖必死无疑,何况还还要背着五六十斤的邮袋。“第一次过天梯,心里怕得要命,还好有两个村民看着,我在中间,他们一个在前一个在后,我才克服心里恐惧慢慢地挪了过去。”杜师傅回忆起开始几次过天梯的情景。

  “天梯上有5个村,住着近百户人家,他们都等着我带来的外界信息、生活用品呢,而这条路是最近的,如果绕路,就要在山里多走10多公里路。”杜师傅解答记者的疑问。

  第二天中午,记者一行带着好奇跟着杜师傅走了一小段路,其中就有天梯。12:56出发,开始每个人还是单独行动,渐渐地变成了三五成群,手牵着手,速度也慢了下来,即使是这样,一路上仍是意外频发,惊险连连。14:10大家到达天梯,却无一人敢过。而这一段路,仅仅2公里,是杜师傅步行路程的百分之一。

  像这样的险点在壶瓶山邮路中,还有很多很多。文丰段的剩头林杨,也就是麻风村,唯一的通道就是横跨在两座山峰之间的一条用铁索和木板铺成的100多米长的吊桥。“吊桥下是100多米深的山谷,有三十几层楼房那么高,吊桥上的木板缝隙也足有半个脚宽,稍不留神就会踩空,跌入万丈深渊。”该路段乡邮员赵忠义介绍。

   送邮途中,他们的爱心洒遍大山

  2009年,22岁的康心勇从外地打工回来,在家乡壶瓶山当上了一名乡邮员,负责南北镇邮件收发。6年来,他与这片地儿的乡亲们熟稔起来,一路上,与他热情打招呼的乡亲比比皆是,每走到一户村民家里,不管有没有邮件,乡亲们都会扯着他坐一坐,拉一拉家常。

  “在这大山里,信息闭塞,电视、广播信号差,报刊和信件成为了我们了解外界最重要的渠道,乡邮员成了大山与外界联系的主要桥梁。不仅如此,他们还经常为我们捎带油、米、种子等一些生产生活用品,大家都很尊敬他。”南北镇清官渡村村民万继党说,康师傅还经常给南北镇清官渡完小的孩子们送书、送玩具。

杜登文他们经常给山里的百姓带米、带油,一背就是好几个小时。

  当记者和康师傅一起进入学校时,孩子们一双双期盼而雀跃的眼神让人有些心酸。一声铃声响之后,一群孩子争先恐后地奔入“邮政爱心书屋”,欢喜地挑选自己喜欢的书。

  “每次孩子们看到康师傅过来,就会问康叔叔是不是又给他们送书来了,我一回答是,他们就手舞足蹈地欢呼起来。”清官渡完小的校长田启坤说,学校离卖书的地方很远,多亏了康师傅和邮政局,学校才建起了爱心书屋,目前学校藏书近200册,能基本满足孩子们课外阅读的需求。

石门县南北镇清官渡完小的“邮政爱心书屋”。

  为了让更多的孩子有书看,去年上半年,康师傅向壶瓶山邮政局的领导反映了学校情况,局里立即行动,在清官渡完小建起间爱心书屋。壶瓶山邮政支局支局长王海军还说,今年,他们还与30个儿童结对帮扶。

孩子们在书屋里认真地看书。

   苦中有乐,他们有自己的坚持

  山高路陡、危险重重,但是乡邮员们却有着自己的坚持,他们不为名、不为利,只为方便百姓。“从大山里出来一趟很不容易,我们这些送邮人,能够为他们带去一些需要的东西,给他们提供方便,我觉得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儿。”负责江坪段的乡邮员张言庭憨厚地说。

每周康心勇都会按时将报刊送到村民手上。

  张言庭自己的商店开在壶瓶山镇上,生意不错,比送邮的工资高上不少,但他就是喜欢给人送邮,商店交给老婆管理。

  曾经的个体户、现在的乡邮员刘楚燕说:“在送邮途中,他体会到了自己的价值,这是以前做个体户从来没有过的,当你用心的为别人服务,送去他们需要的东西,他们的热情会让你的整颗心都会融化,只要你体会过一次,就会终身难忘、欲罢不能,于是我便义无反顾的爱上了这一行。

  而在2009年准备退休的杜师傅,因为某个同事调离,缺少乡邮员,他又主动留了下来。他说:“我做了这么多年的乡邮员,对这一路老百姓早有了感情,舍不得。”杜师傅的妻子高汉珍偷偷地告诉记者:“我也曾经劝过老杜,让他和我一起种茶、种烟草,不用跋山涉水、担心害怕,收入比这要高,但他喜欢这份工作,丢不开,我只能尊重他的选择。

  7个朴实憨厚的汉子,组成了壶瓶山7条步班邮路,成了连接山里山外的纽带,传播信息和文明的使者。他们坚守在这片土地上,给大山老百姓带去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