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十年培养四万公费定向师范生 破题农村师资短缺

04.05.2017  11:51

央广网长沙5月3日消息(记者姜文婧 沈静文)“这里是湖南怀化溆浦县油洋乡中心小学。”说话的是在此出生的溆浦贫寒农家“90后”男孩向利华。在2016年,作为湖南第一师范学校首届六年制公费定向师范生毕业生,他回到了这里成为了一名小学语文老师。这里是他的家乡,也是他的母校。

向利华:“在读湖南第一师范之前,我就跟我的同学们、乡亲们说,以后毕业了我一定会回到我的家乡来工作。当我听我们严校长说,我们学校还有很多像我那样的困难的留守儿童,看到他们,就感觉又看到了当年的我。我很想尽自己的努力去改变他们。

溆浦县是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大部分的农村学校和教学点地处偏僻山区,条件艰苦,外地教师难以派驻。随着近年来政府不断加大财政投入改善学校硬件设施,学校的硬件上去了,优秀师资依然紧缺。科班出身、职业认同感强的优质年轻教师成了“抢手香饽饽”。一批像向利华这样的公费定向师范生,正在成为湖南省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生力军。

湖南省教育厅教师处副处长王俊良介绍,“现在已经毕业了1.4万学生,从各方面收集的情况来看反映都非常好。我们主要根据需要,什么需要就怎么搞,特别是去年针对精准扶贫,在桑植和长沙师范学院启动了扶贫计划,关键在师资。

2006年,为解决农村教师补充困难的问题,湖南省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了农村小学教师定向培养专项计划,公费定向师范生在校学习期间的学费、住宿费、教材费等免缴,培养经费由省市县三级财政负担,考生与培养学校、县市区人民政府签订培养协议,学生毕业后到农村学校任教。公费定向培养师范生解决了一大批寒门学子的上学问题,同时又为农村解决师资紧缺问题,成为“教育扶贫”的有效抓手。

王俊良介绍,公费定向师范生的招考实行“订单式培养”确保真正的“下得去、留得住”。“按照我们的要求,他们要设计清楚,我们要补充哪些学科、哪些专业、补充多少人,然后根据计划情况报给我们。在招生时,和学生签协议时就明确毕业之后到哪座学校去工作。这样做就非常精准。

对下到农村学校任教的公费定向师范生,校方多采取工作上多压担子、生活上多关怀照料的方式,让这些年轻教师们能发挥才干、找到归属感。回到了自己母校任教的向利华,一肩挑起了班主任的工作,工作不到一年就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他负责的学校关工委获评怀化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

向利华说,在农村任教“获得感”很强。“大事、小事都会跟你讲,一天到晚说个不停,感觉小孩子很相信你。八年以后,因为我们服务期是八年,我肯定非常坚定地还是做教育,因为我把这个当作一个事业。

知识结构完善、年轻有活力、与农村孩子有着天然共鸣的公费定向师范生,正在为乡村教育带来改变。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的乡村小学教师公费定向培养高校,湖南第一师范学校不断探索培养模式。从2010年起,该校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了“初中起点六年制专科层次农村农村小学教师公费定向培养计划”,这意味着被招收的公费定向师范生初中一毕业,就进入学校接受为期六年的本科教育。

湖南第一师范教育科学学院院长蒋蓉认为,这种培养模式更利于提升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质量和职业认同感,打造一支综合素质过硬、职业情意深厚的人才队伍,教得好,还能留得住。“我们招收初中起点的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有利于师范生各项教学技能的掌握和艺术素养的形成,有利于专业情意和职业认同感的培养。人才培养的方案我们每两年会修订一次,根据培养对象的变化不断完善,使其更有针对性,保证培养质量。

截至目前,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共招收10302名六年制公费师范生,其中,已有1361名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其中98.19%已到乡镇以下农村学校任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湖南省乡村教育优质师资紧缺的局面。这些毕业生综合素质高,发展潜力大,正在迅速成为乡村教师骨干。数据统计显示,2011—2014届到岗履约的3577名毕业生已经又3255人次获得县级以上教育教学奖励,比例达到91%,其中335人已经成为所在学校中层管理骨干。

经过十年发展,湖南省已经初步形成与国家免费师范生相衔接,各类型、各学段、各学科教师培养全覆盖的 地方公费定向师范生培养体系,培养各类农村教师公费定向师范生4.13万人。此外,参与农村教师公费定向培养工作的学校不断增加,发展到25所。截至2016年7月,湖南省各级财政共安排专项培养经费共7.7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