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残障兄弟合伙创业 5万起家赚得千万资产

24.05.2016  10:59

  中新网桂东5月24日电 题:湖南残障兄弟合伙创业 5万起家赚得千万资产

  在湖南省桂东县寨前镇伟程针织厂的厂房内,当罗爱国精神抖擞地站在车间中心环视四周时,你一点也看不出他有肢体残疾。直到他走动到每一个岗位巡查时,才见他一瘸一拐。两岁时,一场意外让罗爱国摔断了腿,由于家庭贫困,无力支付高昂医疗费,导致终生肢体四级残疾。

  由于肢体残疾,走路姿势异常,现年43岁的残疾汉子罗爱国曾失去端“铁饭碗”的机会。但他暗下决心学得一技之长,十五年间辗转在广东各个针织厂,摸熟了毛织生产、销售整个流程。学成返乡后,罗爱国贷款5万元,约上村里同病相怜的好友创办了伟程针织厂。从手工作坊到全自动化生产,创业9年,如今形成了产、销诚信品牌,总资产已过1000万元。

  五月,正处于服装加工的淡季,加工厂里的工人没有闲下来,罗爱国也像往常一样每天要在全自动制衣车间巡查。

  “残疾人的成长道路要比正常人曲折得多。”回忆起创业经历,罗爱国十分感慨。初中毕业后,罗爱国原被一家矿冶公司招聘为正式工人,后因残疾被取消了资格。遭受了不少冷嘲热讽的罗爱国只好南下广东打工,暗下决心学一技之长养活自己。

  十五年间,他跑遍了广州、东莞、汕头的针织厂,以打工的名义在各厂家“偷师学艺”,把缝盘、机修、打样、尺寸、成衣制造等整个流程技术摸透了,由普通工人、领班师傅干到业务经理,也积累了不少客户。2007年,罗爱国将创业想法告诉村里一起长大、患有小儿麻痹症的扶大能。扶大能因行动不便、交流有障碍,自卑腼腆,大门不出。罗爱国一心想帮助这位同病相怜的同伴,劝导道:“即便做不了工,就当出门呼吸新鲜空气也好,总不能在家里躲一辈子!”就这样,扶大能成了罗爱国创业的“精神合伙人”。

  因为薪水少、家里负担重,打工的那些年罗爱国并没有没存下积蓄。创业决心坚定的罗爱国在寨前信用社贷款5万元,在村里租下一间老民宅,买了4台针织机,请了5名学徒工人,办起了伟程针织厂。

  创业之初,厂里的订单大部分靠手工完成,一年下来收入不过一两万元。2010年,伟程针织厂接下一位广东老板10余万元的订单。交货后,对方说自己资金链条断裂,一再拖延付款,最后手机空号销声匿迹。倍受打击的罗爱国贷款为工人发了工资,一度想关闭工厂。

  扶大能憨憨地劝他,“别关厂子吧,我没地方‘呼吸新鲜空气’了……”看着兄弟,罗爱国决定从头再来,心想“理想总要经过与困难搏斗才能成为现实”。

  重新出发后,生意也渐渐好了起来。坐在轮椅上缝盘的扶大能说:“我出不起资金和智慧,就多出点蛮力。”从最初用怪异姿势试着手工缝盘,到现在,扶大能一天能熟练地缝盘20余件。

  “大能刚来时见人都脸红,哪敢开口说话,现在一天到晚开玩笑。”一旁正在缝盘的残疾工人赖凤瑶打趣着说。赖凤瑶因下肢三级残疾行走不便,在厂里从事手工缝盘的工作。针织厂先后招了十来位残疾工人。

  罗爱国说,自己想让大家知道,残疾人也可以凭劳动养活自己。论生产效益,残疾人肯定比不过同行。但他从不因赶活赶订单而让他们加班加点。因为工人的特殊性,平均每年针织厂都会有20%的订单赶不出货,他只好高价请其它针织厂代为生产。

  同行常笑话罗爱国做亏本生意。面对戏谑,罗爱国坚定地说:“生意亏了,可以再赚回来,良心总不能亏欠。”

  品质过硬、诚信经营为工厂赢得了好口碑,收获了源源不断的订单。即使在中国纺织品服装行业严重下滑、利润“缩水”的这两年,罗爱国接的订单也越来越多,并且与一些品牌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如今,罗爱国的针织厂发展到40多台机器,拥有28名熟练工人,还在江西省南昌市开办了一家分厂,每年收入可达百万元,总资产超过了1000万元。

  收获事业的同时,罗爱国还收获了甜蜜的爱情,有一位贤淑能干的妻子和两个健康活泼的孩子。他说:“虽然身体有不足,但只要有勇气走出家门,努力拼搏,残疾人同样可以干一番事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