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百分百的努力捕捉暴雨踪影 ——记益阳市气象台集体掠影
05.08.2016 23:35
本文来源: 气象网
滂沱大雨,如期而至,在空中形成一面大瀑布,100毫米,200毫米,400毫米,一串串数字不停的往上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7月1日8时至6日8时,全市共128个站累计降雨量超过100毫米, 75个站超过200毫米,16个站超过400毫米,更有4个站降雨量超过500毫米,最大降水量出现在赫山区沧水铺镇为562.1毫米。面对强降水,益阳市气象台全体人员不辱使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及时开展各项服务工作。
预报是一种责任
为了更好的做好气象服务工作,汛期开始益阳市气象台实行24小时无间歇值守班制度,坚持每天天气会商,重大过程来临之前,每周一、周四的《天气周报》中都进行了预测,当天气形势临近,提前1-2天,他们都会发出《专题天气预报》,而天气情况发生后,则实行三小时滚动预报,从中期、短期、短时临近进行三位一体无缝隙预报服务。
此次7月的强降水过程,早在6月26日,益阳市气象台发布《专题天气预报》中,就提出自7月1日起益阳市将出现一轮强降水天气过程,提请公众注意防范。 29日市防汛指挥部召开的防汛会议上,益阳市气象局准确汇报了此次强降水天气过程,提请市委市政府做好防汛准备工作。1日上午10时益阳市气象台再次发布“未来三天将迎新一轮强降水”的专题天气预报并于下午气象局与国土局联合发布地质灾害预警信息。1-5日益阳市气象局共发布专题天气预报1期,专题气象汇报材料4期,滚动天气预报32期,不间断提供降水实况信息,农业气象服务监测2期,接受电视电台采访8次,组织加密会商4次,共发布预警信号11次。
此次大暴雨天气过程,气象服务准确及时,各有关单位提前做好了防范,损失降到了最低,得到了市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雨情是一种命令
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连续5天的强降水牵动着气象人的心, 7月1日17时40分,益阳市气象局启动气象灾害(暴雨)Ⅳ级应急响应命令,2日,强降水范围扩大并进一步加强, 18时时起提升气象灾害(暴雨)Ⅳ级为Ⅲ级应急响应。4日上午,根据益阳市气象台最新气象资料分析4~5日强降雨仍将持续,于是报请市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谢寿保指挥长批准,于11时将气象灾害(暴雨)Ⅲ级提升为Ⅱ级应急响应。
汛情就是号角,雨情就是命令。预报人员到岗,服务人员就位,从发现暴雨天气踪迹的那一刻开始,益阳市气象台所有人员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相互合作,共同努力,只为守护一方平安这个共同的目的,益阳汛期告急,3-4日益阳市局进行了多次临时性的天气会商发言,轮到老预报员上时,年轻的预报员总是自告奋勇帮忙收集实况信息,整理会商资料,而年轻预报员上时有经验的老预报员就会主动帮他们指导整的预报思路,教他们画区域图。至于说他们才下班又上班,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他们总会说“这没什么,我们本来就是一个团结的集体。”
天气是一种牵挂
益阳市气象台的80后年轻台长、高级工程师杨令在7月1日至5日的过程中,每天早上7点到办公室,对整个天气形势进行分析。在参加国家局和省局会商后,马上召集全台人员会商得出预报结论并对外发布。下午不是她的班也留下来帮忙,预报复杂形势,指导主班预报员工作,晚上7点她会对新出现的实况图、卫星云图与主班进行讨论,形成预报结论向领导进行汇报。即使晚上回家她也时刻关注着手机上卫星云图和雷达的变化及区域自动站雨量,如有紧急情况,即使凌晨她也主动通过电话和当班预报员会商,将预警信息发布出去。
“对于天气,作为预报员我时时刻刻想着这个事情,在家休息都时刻关注着雷达、卫星云图,每天深夜11、12点了,看到未来3-4小时没有产生强降水了才安心睡,4、5点的时候又自然醒了,习惯通过手机查看卫星云图、雷达回波,一旦发现可能对本市产生影响,马上连线当班预报员关注可能发展的云团,有时候大清早买的早餐,因为忙着看天气形势了,到中午才发现忘记吃了。”杨令笑了笑。是啊,在关键时刻,个人的吃饭、休息都不重要了,天气才是他们心中永远的牵挂。
坚守是一种天职
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他们。众志成城、夜以继日、连续作战,是益阳市气象台多年的优良作风。每当汛期来临的关键时刻,全台人员一切以工作为重,迅速动员起来,从台长到普通职工,都自觉自愿做好各项工作。益阳市气象台的副台长刘白玉连续三天两夜不合眼,奋战在预报服务第一线;年过五旬的老预报员杨乐清生病打完点滴就直接赶到气象台加班;年轻的妈妈张琴婧将家中嗷嗷待哺的幼女交到父母的手中。因为大家深深知道,只要多尽一份力,就可能使人民生命财产少受一点损失。正是这样的工作氛围,培养了大家的奉献精神和大局观念,也树立起了当代益阳气象人的新形象。
本文来源: 气象网
05.08.2016 2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