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银行小微贷款金融普惠之道
星沙时报/星沙新闻网9月1日讯 截至 6 月 30 日,光大银行小微贷款 “三个不低于”工作完成阶段性目标。其中:小微贷款余额 2806 亿元,较年初增加 341.15 亿元,增速为 13.84%,高于全行贷款平均增速 4.93 个百分点,小微客户数和小微申贷获得率均较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近年来国家对小微企业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但是由于其规模小、抵押物少、抗风险能力弱等特点,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面对上半年国内经济发展错综复杂的环境,光大银行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并取得了较好成效,小微贷款增量处于银行同业领先位次。
“完善工作机制,加强渠道建设,将小微金融业务创新和推广的重点放在科技金融和绿色金融两方面。”这是记者得到的答案。
据了解,《银监会关于2015年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下发后, 光大银行第一时间建立了“横向沟通、纵向协调”的跨部门工作机制,并组织完成了小微监管政策和服务收费自查自纠工作,明确小微不良贷款容忍度,完善不良贷款尽职免责制度,下发了小微企业科技金融和绿色金融等配套制度。
同时,光大银行大力拓宽合作渠道,扩大与政府扶持基金、保险公司、担保公司等第三方合作范围,建立了与风险补偿基金、财政补贴、税务资信等有效联动机制,通过培育客户、创新服务、资源倾斜等措施,解决小微业务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光大银行通过“银保+小额”的组合方式,加强小微企业授信风险管控,逐步形成了银保渠道系列产品体系,创新推出了小额银保1 号、2 号产品,加大对标准化小额产品的市场推广力度,不仅从银行内部解决了业务操作流程长、风险资产占用多的问题,还有效缓解了小微企业担保不足、抗风险能力弱的融资难题。
“下一步,光大银行将继续围绕国家政策导向,加强金融服务创新,扩大自主续贷范围, 完善不良贷款容忍度考核机制,积极构建创新创业金融服务体系。”光大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可以说,“机制+渠道”的完整搭建构成了光大银行小微金融业务发展的动力。特别是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小微企业信贷投向的选择直接关系着其信贷资产质量,如何加快自身信贷结构调整,并为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做贡献,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而言这一步至关重要。
通过对外部环境的认真研究,光大银行积极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绿色低碳”号召,将小微金融业务创新和推广重点放在了“科技金融和绿色金融”两个方面,先后印发了《中国光大银行科技金融营销指引》和《中国光大银行绿色金融营销指引》,设计和开发了绿色信贷风险管理工具,通过“培育客户、创新服务、资源倾斜”等措施,有效规避小微金融业务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小微企业融资难,“轻资产”的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更难。但是优质的科技型企业因其“成长性高、社会贡献大”,而成为各家银行竞相服务的对象。国内外科技金融服务经验表明,科技金融不仅能够取得较好收益,还能有效化解授信风险、助力产业升级。
光大银行总结了近几年的自身科技金融推进情况后,决定重点从“管理规范、规划有序”的国家级高新区入手, 加大与国家科技部、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等科技金融主管部门沟通力度,加强科技金融区域政策和市场调研,部署分行与国家级高新区深入对接,有序推进全行科技金融和绿色金融创新工作。具体做法:一是加大对科技金融和绿色金融的投入,在资金使用、绩效管理、风险控制方面给予差异化政策;二是与风险投资等机构合作,形成多方风险共担和利益分享机制;三是采用多种担保方式,允许企业用专利技术、应收账款进行抵押,破解了初创企业固定资产少、抵押物少、风险较大的难题。在这个基础上,光大银行先后与国家科技部联合召开多场全国范围的科技金融推进大会,陆续推出了“节能融易贷、科技孵化贷、股权融易贷”等专属产品,并联合天津绿色供应链服务中心率先在国内开发了“合同能源管理项目风险评价标准”,为科技型小微企业提供绿色审批通道。
“我国科技金融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借助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政策,光大银行从甄别优质客户,优化信贷流程,提高评审效率等方面,满足科技型小微企业‘短、小、频、急’的资金需求特点,借助科技部门、科技专家、科技园区等对科技型企业的信息优势,筛选一批具有发展潜质的高科技企业, 确定光大银行科技型企业培育名录,通过专属产品、补偿资金和流程控制,达到缓解信息不对称、有效控制授信风险的目的。”光大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编辑:王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