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坛辣椒萝卜好过冬

10.12.2014  18:36

  多晴少雨的秋冬月份,对我们采访的7位手工爱好者来说,晾晒、煮酸水、浸坛子是为了不辜负好阳光。利用淘米水自然发酵,制作紫油姜驱寒,则是对已逝的生活习惯的一种想念。

  这想念是极为勤俭的,需要消耗的只是正当成熟的果蔬、阳光和人的耐心。惟一不同,是坛子换了精致玻璃瓶,可见其日渐成熟的过程。

  秋冬交替的时候,长沙也有人把水果熬制成酱,又以威士忌、淡奶油相佐食用,西式做法在我看来也有点向外婆的泡菜坛子致敬的意思,只是其中消耗的耐心不可比。

  文|记者 刘建勇 实习生 刘夏雨 图|记者 邓天佑 漫画|何立伟 编辑|何捷

   1长沙西,雷锋大道旁的本地萝卜是清脆的

  54岁的王忠和把一盆萝卜端到他家所在楼栋的天台时,是上午10点50分左右,比他晚一两分钟到天台的,是他妻子黎秋娥。黎秋娥右手提着厚厚的砧板,左手提着一把刀刃有些晃眼的刀。

  这是11月20日,天气晴好,长沙城西北、银星路东侧的新城国际花都的楼盘在白花花的阳光中矗立着。

  王忠和的萝卜是他和老伴在小区南侧的一大片已被征收,实际上仍无开发迹象的稻田中种的。“老历七月底扬的种”,王忠和说,“本地萝卜”。

  王忠和的“本地”萝卜,与长沙市场上常见的来自山东、河南或广西的大白萝卜不同的是,它们没那么直,有些歪歪扭扭;也没那么大和饱满;甚至,也没那么白,有些偏青。

  这盆萝卜是他20日才从地里挖出来的。黎秋娥把砧板在天台上放好,便蹲了下去,左手从盆子里拿了萝卜,就在略略有些晒人的阳光中开始切萝卜了。一个萝卜在她的刀下,一般是分成4片,然后每片又被她划出两个或三个叉叉。

  “嚓”,从声音听得出,黎秋娥刀下的萝卜是清脆的。

  黎秋娥开始切萝卜的时候,王忠和返身回家拿了几个晾衣架和一块抹布上来。他把妻子切好的萝卜片一一在晾衣架上放好。晾衣架不够用,他又用抹布把天台外围墙上的铁栏杆擦了擦。剩下的萝卜,他妻子每切一个,他就拿到靠天台外围的铁栏杆放好。十几分钟后,他们的萝卜就靠着栏杆晒了一长溜。

  这是立冬以来,他们今年晒的第一批萝卜。“主要是给儿子晒的,儿子很喜欢吃辣椒萝卜。晒了做辣椒萝卜”,王忠和说,“儿媳妇也喜欢吃辣椒萝卜,不过,她还在给小孩喂奶,不能吃”。

  王忠和的儿子和儿媳在长沙的主城区上班。他和黎秋娥不知道他们的工作究竟是什么。“他们不喜欢大人问来问去。”黎秋娥说。

  接近11点30分时,盘子里的萝卜只剩两个了。砧板周边,有淡淡的萝卜清香。蹲久了的黎秋娥可能是想站起来了,对王忠和说:“那两个萝卜,你切,我去晒。”

  “你干脆切完算了嘛。”王忠和说。“你就是懒。”黎秋娥有些生气了,手中切萝卜的刀,下刀时的力气大了些,萝卜被一分为二时的“嚓”声也略大了些。

  两三分钟后,所有的萝卜切完。黎秋娥在接近正午的阳光中起身了。她检查了一圈王忠和晒的萝卜,然后对王忠和说:“今年不要晒去年那么干了。”

  去年的萝卜,本想晒做辣椒萝卜的,晒过头了,最后大部分干脆直接晒成了萝卜干。“萝卜条还是要有些水分好。脆一些。”黎秋娥说。



第一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最末页 1/6 总共6/每页1
(稿源:红网-潇湘晨报)
(作者:邓天佑)
(编辑:王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