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寨里有咿呀的侗戏,还要“抢客”过春节
(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侗戏湖南省级传承人杨焕英清唱的《戊梁情》选段。《戊梁情》讲的是一段凄美的爱情悲剧,通道著名的“大戊梁歌会”就是由这个故事而来的。)
编者按: 湖南,是一个汇聚了50多个少数民族的多彩福地。当我们对春节已经意兴阑珊,在大山深处,传承了千百年的“年味”还远未褪色。
倘若不是亲身前往,很难想象就在这与你同饮这三湘四水的湘楚之地,还会有如此多如璞玉一般可爱的地方和人们。她们家的年味儿,平凡得没有丝毫造作,却神奇得令人心动。
第三篇
地点: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黄土乡头寨村
主人公:欧巧芬,侗族
巧芬从小在寨子里长大,村口的普修桥(当地人称花桥),是她熟悉不过的地方。姚冶 摄
(皇都侗文化村就在坪坦河边。姚冶 摄)
巧芬的世界很小。她在悠悠的坪坦河上长大,河并不壮阔,只够连起这一片飞檐翘角的鼓楼、老旧的风雨桥和吱呀的吊脚楼;只够怀抱着几叶瘦削的小船,让侗族少女的步摇在嬉笑中叮铃作响。
但她和她的族人,心却很大。他们固执,将侗族大歌、侗戏、芦笙制造技艺口手相传,只为守住这些老祖宗留下来的珍贵遗存;他们好客,不管是本族还是外族,过寨的客人都要“抢”回家招待。
这不,到年初五、初六,侗寨里才开始迎来春节里最热闹的时候……
时刻新闻记者姚冶 怀化报道
侗家毽子。尹兆书 摄
女尊男卑 先拜祖母再吃饭
对侗族人来说,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了。在做节前准备时,巧芬家在很多方面与其他民族颇有相似之处:清扫、打糍粑、杀年猪、祭祖……
不过,在侗族的传统观念中,是母系氏族社会,“萨”(“萨”在侗语里是祖母的意思)是一族中最德高望重的人。这也就是为什么侗族人在年三十时,要家家自发地去寨里的萨堂或花桥“祭萨”,向“萨”献贡、进礼后,才能回到家里享受团年饭。
在巧芬的家乡,还流传着这样一种春节习俗:年三十的晚上,村中的青年男女会寻村中僻静地方,三五成群地用手拍鸡毛毽子玩。村中老人说,这是因为春节正好是农闲,拍毽子是当地青年男女增进感情的方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 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当事人(单位)如有异议,请参阅《删帖说明》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