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报》岳阳:为民征途上永不停歇
本报记者 曾妍 本报通讯员 常研 杨红 陈中伟 胡渊茗 彭峰 胡四清
湖南省岳阳市地处风光秀美的巴陵大地,烟波浩渺的洞庭之滨,错落分布着35个基层人民法庭。它们如同35颗璀璨的“明珠”,为当地老百姓拨亮了迷雾蒙蒙的法律灯盏,守护着千家万户的简单幸福。
近几年,随着岳阳市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市范围内的人民法庭工作也呈现出了多样化的发展元素,各种便民、利民、亲民之举换来了百姓的口碑。
“步子迈大一点,路子走宽一点,与群众再贴心一点。”岳阳人民法庭工作的朴素而又真实的写照折射出了司法为民的大理念。
岳阳县:
走,“假日法庭”上门开庭去
2月1日,星期天,岳阳的天空飘起了久违的雪花。
“喂,李法官嘛,我是老任啊,落雪了,开庭来不了咯。”
“那您在家等着,我与被告联系下,到您那开庭去。”
电话里的老任年过六旬,体弱多病,是一起赡养费案件的原告。1997年,老任经人介绍与喻某相识结婚,双方系再婚,婚后喻某与前夫的两个孩子随两人生活。2013年年初,因家庭矛盾,喻某与老任闹离婚,并将老任赶出家门。此后,双方矛盾越闹越尖锐,甚至发生了几次打斗事件。2015年1月9日,老任将两个已经成年的继子告到岳阳县人民法院公田法庭,要求二人承担2014年的赡养费。
公田法庭受理案件后,定在2月1日开庭。然而开庭当天,下起了雪。考虑到老任的身体状况,法官李远鹏在征得喻某的同意下,果断决定上门开庭。
冒着雨雪赶了两小时的路,法官们到了老任家,并立即搭起了简易审判台就地开庭。在李远鹏的耐心劝解下,很快,喻某和老任就婚姻纠纷达成一致,并协商了赡养费。
一场矛盾由尖锐到消弭,仅仅花了一个多小时。
“我们搞调解已经很熟练了。”李远鹏笑称工作效率高是因为自己是“熟练工”。
然而,面对回去的路,李远鹏和同事们却又要顶着寒冷赶两个小时。
谈及基层法庭服务群众,岳阳县人民法院院长杨水平认为:“法庭要充分发挥贴近群众的优势,常怀为民之心,多解民生之忧,多出惠民之举,才能真正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岳阳县法院5个中心法庭以为民为导向,通过完善诉调对接工作机制,坚持巡回法庭办案工作制度,大力推行假日法庭、午间法庭,并在辖区设立15个巡回办案点,法庭工作逐渐跨过了群众的门槛,走入了农民的田坎,把满意写进了百姓的心坎。
湘阴:
“诉前调解室”把纠纷化解在庭外
“这么快就把我们的纠纷调解好了,办事效率可真高啊!”2月13日,湘阴县人民法院城南法庭“诉前调解室”迅速化解了该县玉华乡来龙村12组22户农户与该村土地征收补偿费用分配纠纷案,村民陶学兵对法庭的办事效率称道不已。
2015年初,来龙村因引进企业兴建厂房及办公用房,需征用该村12组的部分土地,但村里与22户村民一直未能就相关的土地征收补偿费用分配达成共识。眼看年关将近,村支书宋定国来到城南法庭希望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此事。
在充分了解情况以后,庭长李新春认为“尚可调解”,于是决定在立案前由法庭主持一次调解。
在法庭的诉前调解室内,调解员和双方当事人代表围坐在一起。在听取双方的陈述和争议的理由后,调解员从法律、法规的角度对参与分配的村民相关权利逐个进行分析,分析村民是否具有分配资格,能享受多少份额等;对于不享有分配权利但要求参与分配的相关成员,也进行了相关法律法规的解释与说明。经过6个多小时的反复磋商协调,双方最终达成统一意见。
“诉前调解室既快速化解了矛盾纠纷,又节约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不愧是司法为民的一剂良方。”人民陪审员宋定国在参与该调解后感慨道。
据了解,湘阴县法院共有7个人民法庭,全院65%的民事案件在法庭办理。
“这些案件不涉及法律难点,但双方关系难调和,处理不当有可能引发冲突,影响社会稳定。”湘阴县法院院长夏常凯说,“这要求我们处理案件时不仅要公平、公正,还要耐心细致,确保案结事了。这就是我们设立诉前调解室的初衷。”
7个人民法庭,7个诉前调解室。基层法官是专职调解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陪审员应邀兼任调解员。从2014年至今,7个诉前调解室共调解案件826起,有效地将矛盾纠纷化解于庭外。
岳阳楼区:
一个法庭,就是一个“区法院”
岳阳楼区位于洞庭湖与长江汇合处,是岳阳市的中心城区,交通和区位优势凸显。而岳阳楼区人民法院则是岳阳中心城区唯一基层法院,为近150万
市民提供司法审判服务。该院下辖3个人民法庭:城陵矶法庭、吕仙亭法庭和康王法庭。近年来,人民法庭作为法院的前沿阵地,作用日益明显。
今年1月,一起五金化工生产企业和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之间的买卖合同纠纷起诉至康王法庭。双方的争议焦点在于对货物的验收标准认定不一。
“法官并非全知全能,涉及专业领域知识,我们也要借鉴他人的经验和智慧,结合法条法理的运用和公序良俗来对案件的法律关系、权责属性、过错比例等进行界定。”岳阳楼区法院院长姜彬要求。
为了弄清产品的生产流程,康王法庭多次深入生产企业调研走访,并把法律讲座带到了厂房车间。
在充分考虑了行业专家以及企业员工的意见,并准确摸清行业交易习惯、外包生产流程和工艺要求以后,法庭结合双方在订立合同过程中的过错,依据合同法和行业专门法酌情认定了双方当事人的过错和责任。
“我们虽然输了官司,但是法官能够放下身段到生产线上搞调查,并为我们答疑解惑,就冲这一点,我都很服气。”五金化工企业的吴总对法庭的工作作风大为赞扬。官司过后,两家企业在法官的协调下继续保持了友好合作关系。
遵循着湖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把岳阳打造成全省通江达海的新增长极”这一目标,岳阳楼区的3个人民法庭为地方经济服务进行了有益探索,并逐步形成了不同的法庭特色:城陵矶法庭成为建设“新增长极”中的法律主力军,吕仙亭法庭充当着5A级旅游景区的法律守护者,而康王法庭则是国家经济开发区的定纷止争者。
由于3个法庭每年审理各类民商事案件逾千件,因此有人笑称“在岳阳楼区,一个法庭就是一个‘区法院’”。
平江:
巡回审判点 延伸法庭服务
在平江的偏远山区打一场官司要走多远?
要是以前,起码得翻山越岭赶上一整天的路。
位于湘鄂赣三省交界处的平江是个山区大县,面积4125平方公里,106万居民星罗棋布地分布在绵延数百里的罗霄山脉中。可就在这层峦叠翠间,平江的基层法庭却只有9个,很多偏远山区的群众去一趟法庭很不方便,至于完成整个繁杂的诉讼程序,更是让众多当事人苦不堪言。
“为了让山区群众得到更加便利的司法服务,平江县人民法院想了很多办法。”平江县法院院长李明介绍,“起先,法院在各个没有法庭的乡镇设立联系点,根据乡间赶集的时间,定期安排法庭法官到当地接待当事人。”
在长寿法庭管辖9个乡镇的案件,为了方便群众,先后在加义、龙门等乡镇设立联系点。但该庭仅有5名干警,在每年结案超过500件的繁重工作之下,法庭干警根本无法按期到联系点接待群众。久而久之,被寄予厚望的联系点形同虚设。
2014年3月,平江法院在加义镇政府大院内挂牌成立了第一个山区巡回审判点,并在全镇范围内张贴布告,向当地群众公布接待时间。紧接着,余坪乡、向家镇等6个巡回审判点相继成立。
巡回审判点由平江法院法庭指导办牵头,从法院机关各个审判庭室抽调4名办案人员,在1名法庭法官的配合下,每周一到巡回审判点接待来访群众,办理案件。
至2015年3月,7个巡回审判点共受理案件近300件,并接待了大量来访群众。通过就地开庭、就地调解等方式,不但免除了偏远山区的群众打官司的劳累奔波,减少了当事人的诉累,还通过和基层村组的联动,建立起了一整套覆盖全县700多个行政村的协助调解网络,把大部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在平江的偏远山区打一场官司“还”要走多远?
只要等到每周一,当事人即可到就近的巡回审判点打官司——方便。
华容:
百姓点赞“亲民”审判
“你们两家挨得这么近,低头不见抬头见,不可能就为这点事从此再不往来了吧?都退一步,相互谅解,事情就过去了不是?”
“老邻居了,莫伤了和气咯……”
这是华容县“最美基层干部”、鲇鱼须法庭庭长徐芳正在组织当事人庭前调解。
这一幕发生华容县新建乡易家嘴村二组。同组的刘某与孟某因分自留地产生纠纷并发展到相互谩骂打架致伤的地步,导致邻里对簿公堂。
虽然诉讼标的额只有一万多元,但是经村里及乡派出所多次调解未果,法庭受案后决定到村里就地开庭。
通过与到庭的双方亲属做解释疏导工作,并取得村里的支持,该案终于圆满地调解处理并当即履行。
庭审结束后,徐芳与当地老百姓唠起了嗑。说到巡回审判,百姓一边说一边竖起了大拇指:“现在法庭都搬到家里来了,打官司方便多了,法官也亲近多了。”
“法庭往往受理的是家长里短,很多案件判决容易调解难。当然,想要调解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法官是否亲民,是否接地气……”华容县人民法院院长郑军曾在加强法庭工作会议上这么指出。
近年来,华容县法院通过在法庭联点包村,开展巡回审判,为老百姓提供方便快捷的诉讼服务。现在,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到法官的身影,听到法官的声音,得到法官的帮助。
华容县法院还注重多措并举加强法庭前沿阵地建设,在法庭安装指纹考勤机,完善院领导联系法庭制度、执法监督员听庭评庭措施,推行法庭工作纪律、法庭庭训、当事人文明接待用语,严格打造规范法庭。
2014年至今,华容县5个法庭共深入集镇、乡村校园、田间地头、乡间农舍等开展法律咨询116次,接待群众3000多人;开展法律讲堂27次,受教育群众2000多人;就地调解、开庭审理案件576件,旁听群众3200多人;诉前调解纠纷356件,发出司法确认协议书94份。
链接:2015.3.24《人民法院报》第八版整版 http://rmfyb.chinacourt.org/paper/html/2015-03/24/content_95856.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