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和改革是湖南批发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06.07.2015  11:17

  批发业是我国流通产业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在生产、销售、消费等多重环节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近年来,在湖南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消费需求的不断增强, 与之直接关联的批发业一直保持着平稳发展态势。本文以全省第三次经济普查的数据为基础,对湖南批发业行业特点和经济状况进行分析,有助于深刻认识全省批发行业现状,为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湖南批发业的现状
   (一)行业总体规模不断扩大。一是 单位数和从业人员增长迅速。2013年末,全省共有批发业企业法人单位45780个,比2008年增加了32296个,增长239.5%;从业人员75.91万人,比2008年增加了53.65万人,增长241%。其中,限额以上批发企业2117个,从业人员12.69万人,分别比2008年增加了1121个和6.53万人。从行业分类看,在批发业企业法人单位中,以从事矿产品、建材及化工产品批发的单位数和从业人员最多,有1.37万个和20.62万人,分别占全省的30.0%和27.2%;从登记注册类型看,全省批发业企业仍然以内资为主,其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共有45696个和75.62万人,其中私营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分别有31081个和42.45万人,占内资企业的比重分别为68.0%和56.1%,与2008年末相比,占比分别下降了7.9个和4.7个百分点。 二是 资产规模大幅提升。2013年末,全省批发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3437.9亿元,比2008年末增长266.0%。其中纺织、服装及家庭用品批发、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批发和矿产品、建材及化工产品批发企业的资产增长最快,比2008年末分别增长了887.0%、342.4%和311.9%。 三是 个体经营户不断增加。2013年末,全省从事批发业的个体经营户18.30万户,从业人员59.32万,比2008年增加了6.37万户,增加从业人员25.06万,占全省个体经营户的比重分别为6.0%和6.1%,占比分别提高了2个和1.9个百分点;户均从业人员3.24人/户,比2008年下降了0.69人/户。
   (二)批发经营形式在逐步转变。 2013年末,全省批发业企业的经营形式与2008年比在逐步发生转变,独立门店经营的比重从77.2%下降到74.8%,降低了2.4个百分点,而以连锁方式经营的企业数在不断增加。2013年,全省从事批发的连锁门店191家,比2008年末增加了183家。此外,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和发展,通过自建网站或第三方交易平台进行交易的也在增多,目前,湖南境内从事批发(B2B)且有一定影响和规模的第三方交易平台主要有钢之梦、服饰购及中拓钢铁网等。
   (三)销售规模和营业收入增长迅速。 2013年末,全省限额以上批发企业实现商品销售额4122.98亿元,其中商品批发额3784.87亿元,分别比2008年末增长171.7%和154.5%;从批发行业小类的销售情况看,矿产品、建材及化工产品批发和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批发商品批发额分别为1739.2亿元和1045.1亿元,占限额以上批发企业商品批发额的比重为73.6%,比2008年末提高了8.6个百分点;纺织、服装及家庭用品批发和农、林、牧产品批发的批发额与2008年相比增速最快,分别为543.4%和237.8%。全省限额以上批发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737.38亿元,营业利润166.94亿元,比2008年末分别增长159.6%和54.9%;资产利润率9.2%,比2008年末降低了6.3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63.7%,比2008年末提高了4.6个百分点;存货比率23.9%,比2008年末降低了6.7个百分点。限额以下批发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967.96亿元,比2008年末增长174.4%。总体来看,全省批发企业商品销售情况与2008年相比,销售额和营业收入增长比较快,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在提高,但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外部诸多因素的影响,企业负债经营不理想,新增利润没有随投入的增加而增加,反而有所降低,行业运行质量和效益还有待提高。
   (四)商品批发市场交易额平稳增长。 随着商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各类大中小型商品批发市场,遍及全省各地,构成了全省商品流通的骨架和网络,为湖南国民经济稳定快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2013年末,全省共有以批发为主的商品交易市场361个,总摊位数13.48万个,比2012年分别减少了5个和0.51万个;营业面积928万平方米,同比减少了13万平方米,市场总成交额2447.46亿元,同比增长4.9%。其中成交额在亿元以上的批发交易市场172个,与上年持平,总成交额2367.06亿元,同比增长5.3%。
   二、湖南批发业面临着发展的瓶颈
  湖南传统的批发业经过数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相当的经验,但与经济发达省份比,仍缺乏雄厚的资金实力,先进的管理理念,成熟的物流模式等。湖南的批发业正面临着发展的瓶颈。
   (一)大额采购和联盟采购的冲击,缩减了批发商的市场份额。 批发业是联系厂商的终端卖厂的中间商,批发商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商品从厂商通过批发商走向终端零售商的过程中,批发商可以获得利润。目前一些大型的零售商由于其采购量非常大,已经越过批发商直接从厂商进行采购,而且大多数厂商为了能够进入一些大型商场也非常希望和这些零售商进行合作,这无疑就缩减了批发商的市场份额,使批发商的生存环境进一步恶化。许多中小型的零售终端,为了降低货物流通成本,也采取了联合采购的方式,这对批发商业形成了很大的压力。
   (二)网购的迅速普及和兴起,缩小了批发商的生存空间。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迅猛发展和普及,网购已成为大众消费的一种重要方式。网购的兴起,使批发业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尤其是一些B2B网站和一些行业网站的兴起极大的侵占了批发业的市场份额。许多中小企业之间的商品沟通不必再通过经销商或批发商,而是直接由厂商进行商品交流。使批发商的生存空间进一步缩小。
   (三)批发企业规模小,市场重复建设多。 湖南批发业企业、市场、及个体工商户数量众多,但大型批发企业仅46家,小微企业占据了98.3%的份额,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竞争实力有限。其次由于对批发业认识上的误区,加之相互攀比,一些地区在批发市场决策上失误,批发市场的重复建设严重,甚至同一城市同一类市场往往有若干家,“空壳”市场比比皆是,这就导致许多批发商恶性竞争,造成资源的浪费,非常不利于批发业的发展。
   (四)品牌意识缺乏,经营档次较低。 一个市场也和一个企业一样,品牌就代表着管理、服务和质量。浙江金华的义乌小商品城、杭州的四季青、海宁的皮革城、绍兴的中国轻纺城等都是面向整个中国、甚至世界的专业大市场,它们之所以能迅速发展,与其自身品牌的建设和推广以及经营的商品档次有很大的关系。而湖南长沙的红星农副产品大市场 、马王堆大市场尽管在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量排名居前10位,但仍缺乏市场品牌的号召力,辐射能力还有待提升。最令人担忧的是湖南的一些批发业经营者连基本的批发业品牌意识都没有,急功近利,对进货渠道把控不严,久而久之,形成了批发商品价格低、但质量不好的不良口碑,极个别批发市场甚至成为假冒产品藏污纳垢的庇护所,成为低廉、假冒伪劣的代名词,这也是影响湖南批发业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五)缺乏资本运作能力,阻碍了行业的发展和壮大。 湖南的批发业普遍不重视市场的资本运作。 南方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曾是湖南省大宗商品流通行业的第一家上市公司,于1999年7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总资产已达60多亿,但控股股东已变成浙江物产集团。近几年湖南资产并购及上市的公司很少涉及批发贸易,批发企业和批发市场股份化程度比较低,特别是不少批发市场的运作主要是靠摊位租金来维持,市场的更新改造速度很慢,物流和商流设施都比较落后,难以实现规模扩张和运行质量的提高。而广东、浙江等发达省份,一些批发企业和批发市场,如轻纺城、农产品、小商品城、物产中大、海宁皮城等上市公司,通过资本运作实现了企业的壮大和市场的更新改造与发展。
   三、湖南批发业的发展趋势及对策建议
  目前发达国家的商品流通方式已经进入相对的成熟期,市场环境比较稳定,交易行为也较为规范,不同的商品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流通规律,目的是方便、快捷、低成本,并且特别重视流通过程中的服务环节。如工业品主要通过代理,小商品和日用生活品主要通过超市和连锁店,粮食主要通过期货和仓单交易,网上购物更为绝大部分商品的直销打开了新的天地。目前湖南的批发业大多仍停留在看样选货、当面交易的模式。从长远的观点看,批发业将逐步向规模化、连锁化、网络化及服务型方向发展。这就需要湖南批发业重新给自己定位,做好转型的准备,向着属于自己的方向发展。
  目前制约湖南批发业的发展有很多因素,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湖南的批发业将很难获得质的提高。只有通过从内到外的改革才能适应日益复杂多变的经济发展趋势。转型是湖南批发业早晚必走的一条路,只有那些有魄力,敢于接受新事物的批发商才会在经济发展进程中立于不败之地。湖南批发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竞争能力。 针对湖南批发业数量多、规模小的问题,湖南批发业应该在维持现有规模的基础上扩大自己的经营规模,利用规模效应来增加自己的收益。一是应大力推动批发业的资本重组,壮大企业实力。逐步形成大经销商、大代理商、大配送中心、大物流中心,同时批发企业要和物流结合,分工互动发展,做成集物流仓储批发于一体的大型服务业;二是与新型营销模式相结合,扩大自己的经营范围。代理、配送、连锁、超市、大卖场、精品店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商品流通方式,其规范、便捷、成本低的特点决定了这些业态已成为商品流通的主流模式。当今消费者消费的全过程就是要求供应商提供全方位服务的过程,如果配送体系不发达,要实现这个全过程服务则是十分困难的。作为传统业态的批发业积极摸索与新型业态相结合,使批发业能常保活力,不断焕发新的生机,这将是批发企业的必经之路;三是批发企业应当学会资本运作,利用更多的手段筹集更多的资金来提升自己的硬件设施和服务质量,扩大自己的规模,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和抵抗风险的能力。
   (二)拓展和延伸批发业的功能。 为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质量,扩大交易规模,一些发达地区的批发业的功能已经开始伸向生产领域和服务领域,它们通过建立自身的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并联合零售终端,实现在整个产业链上的“一条龙”服务。近几年,湖南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如成立了很多专业合作社,直接负责组织农民进行生产,制定计划,帮助农民改进种植和耕作技术,提供农资和灭虫技术,负责农产品的销路。这一方面稳定了商品的供货渠道,一方面保护了农民利益,这种产销一体化的生产和经营模式将会进一步推广。批发业只有沿着拓展和延伸功能的方向发展,才能焕发青春和活力,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得到发展和壮大。
   (三)注重品牌建设,提高经营档次。 品牌作为市场的核心资源,已经成为市场商品品质的重要保障。而品牌影响力也已经成为企业核心影响力和外延影响力的综合反映,是影响力在更高层次上的提升和最集中体现。当前,消费者的品牌消费习惯正在形成,实施品牌战略,打造品牌影响力成为影响力营造的关键点。如果批发业依然是假冒伪劣和低质量产品的代名词,湖南的批发业永远也不会发展壮大,只会逐渐失去消费者,使自己的市场缩小。从长远的利益来看,湖南批发业应当坚决抵制假冒伪劣产品,经营商品逐渐向高质量、高档次靠拢,批发市场只有最大限度地取信于零售商,取信于消费者,取信于供货商,才能奠定自己在商品批发体系中的中坚地位。只有这样批发业才能像其它销售行业一样走出低迷,走进客户心中。同时,湖南批发业应当注重品牌的建设,品牌象征着服务,象征着品质,批发业只有自建品牌之后才能真正取得零售商和消费者的信任,辐射面才能更广。
   (四)加快“互联网+”战略发展步伐。 “互联网+”战略就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互联网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正经由政府的强力引导辐射至行业创新驱动,有望成为各行业的发展风向标。“互联网+”代表着未来全新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以及社会形态变化的趋势,这是不可阻挡的时代发展趋势,其发展之迅速、影响之深远,远超想象。“互联网+”对各行各业正在或将要进行革命性的再造。湖南批发业的发展也要走内涵扩大市场规模和提高市场运行质量的道路,要以“互联网+”的理念,推进与互联网的结合,进一步解放和提高生产力,从而真正做强实体经济,推动产业升级与革命。批发业的未来必定是线上、线下共通的全渠道经营模式。所以,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将传统行业升级改造、如何才能将线上线下打通真正实现全渠道经营已经成为摆在批发业面前的重要课题。

承办:贸外处
执笔:曾晓林
核稿:周颖江
责编:黄湘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