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死刑,有望基本治愈

30.10.2015  14:12

  星沙时报/星沙新闻网10月30日讯(记者 杨婧璜 通讯员 刘蒸生 )最近,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收治了4位肠癌的患者。据近期媒体报道,我省每年约有上万例大肠癌新发病例。一直以来,不少人认为患癌症就等同于被判死刑,只能等死。一些患者正是由于这些错误认识,严重影响了肿瘤的防治,甚至引发了严重的不良后果。

  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肿瘤科主任、副主任医师王志东提醒:癌症≠死刑。正确认识肿瘤,规范化、个体化肿瘤治疗,能够有效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命。

   A案例

  试图“饿死”肿瘤,失去手术机会

  46岁的市民罗女士3年前被发现右肺占位性病变,考虑恶性肿瘤可能,医生建议她进行手术。为此,罗女士一度绝望。她没有选择入院进行规范治疗,而是相信偏方,甚至不吃饭试图“饿死”肿瘤,两个月以后,罗女士的肿块增大,出现大量胸水,并且营养条件极度低下、体力衰竭,完全失去手术机会。入院后,医院对其进行了规范的营养支持,行穿刺活检后明确其病为肺腺癌。罗女士在接受分子靶向治疗后,身体逐渐好转。两年过去了,罗女士现在生活能自理,依然有着不错的生存质量。

  “可进行手术的早期肿瘤患者,通过手术能获得较好的生存率,如肺癌早期肿瘤患者术后5年的存活率达75%以上(一般超过5年,临床上即认为基本治愈)。”王志东指出,即使肿瘤进展到晚期,没有了手术机会,通过规范化、个体化治疗,仍然可以获得较好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

   B误区

  认为肿瘤没法防,不愿改变生活方式

  一是认为肿瘤不可预防。有人认为肿瘤不可预防,不愿改变自己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一观点不正确。

  肿瘤的易感因素包括几方面: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神经因素等。进行自我健康管理以及合理饮食习惯能有效预防肿瘤的发生。“目前已有明确证据表明,结肠癌是有遗传倾向的恶性肿瘤。家族型肠息肉患者应定期筛查和随访,发现早期的息肉要及时切除等,可降低结肠癌发病风险。”定期筛查是自我健康管理的一部分,另外还可定期进行针对性体检、基础疾病个体治疗、异常结果定期复查等。

  饮食方面,市民应少食或不食腌制、熏制、霉变的食品,同时应减少高脂肪高蛋白食品的摄入,多摄入新鲜果蔬、谷物等。

  二是认为规范性治疗很可怕。专家指出,可手术的早期肿瘤患者,通过手术能获得较好的生存率。如肺癌早期患者术后5年的存活率达75%以上(一般超过5年,临床上即认为基本治愈)。

  另外,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放疗、化疗中可能出现的恶心、呕吐、脱发以及血细胞减少等副作用可得到有效预防及控制。比如放化疗中辅助药物的使用可有效预防恶心呕吐。

  三是盲目听信偏方。不同肿瘤在不同分期有着不同的治疗模式,盲目听信偏方可能适得其反。

  选择正规的专科医院或正规医院的相关专科,在专业专科医师指导下规范治疗,可极大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率、治愈率。也就是说,特定的肿瘤在特定的阶段该应做相应的治疗,这是客观性针对治疗,治疗应强调个体化、标准化。

   C防治

  规范治疗,让癌细胞与人和平共处

  癌症防治分为三个阶段:健康教育、早诊早治和后期治疗。这三个阶段中,前两个尤为重要,它可以避免或减少癌症的发生并提高治愈率,但现实是病人中有60%至80%刚到医院时就已经进入中晚期。究其原因,第一是大多数病人对癌症的知识不了解,没有及时发现;第二是一些病人发现了某些症状或早期表现,但没有在意,延误了就诊时机。

  为此,王志东提醒,高危人群的防癌体检不能少,体检有助于发现一些癌前病变。比如肺癌高危人群,应定期做胸部CT检查;胃癌高发人群应重视电子胃镜检查;长期便秘或有肠道息肉的患者,应每年做一次电子肠镜检查。

  随着医学的发展,癌症如今可以算是一种慢性病,并不等同于绝症。患者应了解与瘤共存、适度治疗的新观点。过去治疗肿瘤病人的观念,应当转变为治疗“带肿瘤病人”这一新理念。长期临床实践表明,癌症病灶的完全缓解有时并不等于患者有良好的结局。当肿瘤发展到晚期,应进行规范、适度治疗,使癌细胞在体内与人和平共处,这不仅能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提高生存质量,还能延长生命。

[编辑:王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