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19.06.2015  11:02

  2014年,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克服世界经济复苏进程缓慢、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以及自身运行困难增多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新常态,着力抓好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四化两型”建设,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促进了全省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总体发展强劲,贡献明显提升。

   一、全省服务业发展运行基本情况及特点

   (一)总体发展势头良好,增速快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4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11417.83亿元,居全国第九位。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2.2%,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2014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1%,比全省GDP增速快1.6个百分点,也比全国平均水平快3.0个百分点。

   (二)贡献率持续提升,对地方财政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加。 2014年,服务业拉动全省经济增长5.8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7.2%,较上年上升2.6个百分点。服务业对地方财政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全年完成各项税收[注1]1354.99亿元,同比增长10.9%,占全部税收收入的45.9%,比上年上升了0.9个百分点。其中,缴纳国税510.46亿元,增长16.1%,占全部国税收入的30.1%,比上年上升了1.96个百分点;缴纳地税844.52亿元,增长8.0%,占全部地税收入的67.0%,比上年回落了0.7个百分点。

   (三)投资热度超过第二产业,民生投资高位运行。 2014年,全省服务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919.6亿元,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4.3%,同比增长21.4%,分别比二产业高11.9个、5.5个百分点。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服务业投资快速增长,其中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32.5%,卫生和社会工作增长48.5%,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30.0%,教育增长38.1%;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等现代服务业投资增速较快,分别为30.1%、16.6%、55.7%、30.0%。

   (四)吸纳就业能力不断增强,新兴业态从业人员显著增加。 2014年,城镇非私营单位中第三产业[注2]吸纳从业人员327.97万人,增长0.9%,占全部城镇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比重为54.9%,比第二产业高10.1个百分点。其中,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就业人数排前三位,占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为24.8%、22.5%、11.6%。规模以上服务业吸纳从业人员49.30万人,增长7.5%。其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新兴业态从业人员显著增加,分别为0.30万人、1.20万人、0.05万人,分别增长18.7%、18.6%、17.6%。随着人们对娱乐休闲的支出逐步加大,带动了体育、娱乐业、文化艺术业的繁荣,就业人员大幅增长,增速分别为33.1%、21.4%、10.6%。

   (五)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现代化特征进一步提升。 一是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实现增加值4885.7亿元,增长12.1%,比整体服务业水平快1.0个百分点。其中,金融业增幅最快,为16.3%;二是文化和创意产业增加值超过1500亿元达到1558.7亿元,占GDP的比重提升到5.8%;三是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总收入达3046.19亿元,增长13.6%;四是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法人3276家,实现营业收入1939.22亿元,增长9.0%,资产总计15036.97亿元,增长18.5%,利润总额234.79亿元,增长2.0%。其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幅分别达65.4%、48.5%。

   二、当前服务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服务业企业市场竞争力较弱。随着湖南近几年“四化两型”建设的深入推进,服务业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企业数量也大幅度增长,但大多规模小,集中度不高,产业链条较短,规模效应不明显,缺乏有带动力和影响力的企业集团和品牌。2014年,全省共有规模以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628家,其中,营业收入1000万以上的仅262家,58.3%的企业为小型企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企业154家,其中,1000万以上的61家,60.4%的企业为小型企业。而且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问题上的制约目前仍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想要维持生存尚且不易,更不用说发展壮大。

   (二)市州发展不平衡。 从2014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调查的区域分布来看,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主要集中在省会城市长沙,其他市州服务业企业数量较少。例如长沙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份额占全省比重均超过三分之一,数量908家、固定资产原值914.41亿元、实现营业收入951.66亿元、吸纳从业人员19.24万人,比重分别达到了31.1%、42.4%、49.1%和39.0%。例如经济欠发达的大湘西地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334家,实现营业收入162.82亿元,占全省的比重只有10.2%和8.4%,同时,从企业营业收入增速来看,除了邵阳营业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外,湘西、怀化、张家界分别比全省低0.1、5.1、5.8个百分点。

   (三)私人控股企业发展滞后。 从企业控股情况看,国有控股企业经济总量占主导地位,私人控股企业发展较为滞后。在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中,国有企业723家,占全部企业比重22.1%。但固定资产原值和营业收入比重分别达到了73.2%和60.6%;而私营企业1899家,比重达到58.0%,但固定资产原值和营业收入所占比重分别只有14.1%和24.3%。

   (四)企业效益下滑。 2014年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亏损企业达1075家,亏损企业占比达到32.8%,其中,亏损1000万以上企业达到465家。部分行业利税出现负增长,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下降10.0%,教育业下降15.8%,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下降17.2%。

   三、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建议

   (一)积极稳妥推进服务业“十百千”工程和“十大产业”建设。 去年以来,省委省政府相继推出发展服务业“十百千”工程和《湖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行动计划(2014-2017年)》。各级地方政府应以此为契机,加紧制定和完善本地的服务业发展政策体系。按照服务业集聚发展、融合共生的产业特性,汇聚优质资源和关键要素,逐渐培育重点产业和行业领军企业,着力构建门类齐全、层次较高、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加强人才工程建设,强化服务业智力支撑。继续组织实施服务业千人培训工程,做好选派服务业企业青年管理干部赴美攻读MBA工作。鼓励省内高等院校根据服务业发展的需要,调整、增设急需的新兴服务业专业,抓紧培养一批现代服务业急需人才。大力引进服务业高端人才,落实安家落户、子女教育、医疗保障、创业发展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并按规定纳入当地社会保障体系。支持公办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机构,探索实行灵活的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收入分配机制。建立完善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创造科研有条件、创业有保障、干事有舞台的工作环境。对服务业发展和行业推动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业人才给予奖励。

   (二)加大投资力度,增强服务业发展后劲。 服务业企业大多为中小型企业,资金投入不足是长期制约湖南服务业发展的瓶颈,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服务业领域资金投入力度。一是不断提高政府投入中服务业投资份额,加大对服务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以的扶持;二是坚持政府投入为导向,金融信贷为支持,社会投入为主体的原则,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服务业投资体系。鼓励民间投资进入服务垄断行业,引导民间资本投向新兴服务业,为新兴服务业的发展提供资金保证。

   (三)鼓励企业加强自主创新,打造品牌战略。 应加大对服务业企业创新支出税费减免力度,在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和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中更多倾斜于技术密集型服务业企业的关键技术研发,提高服务业自主创新能力。依托有竞争力的服务业企业,通过兼并、联合、重组、上市等方式,培育一批有行业影响力的大型企业或者集团,带动行业发展。同时建立健全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联动的品牌建设工作机制,实施一批品牌示范作用明显的产业项目,培育一批国内著名、国际知名的服务业品牌。

  注1:服务业税收不包括农林牧渔服务业;开采辅助活动行业;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注2:城镇非私营单位中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不包括农林牧渔服务业;开采辅助活动行业;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承办:服务业处
执笔:韩建芳
核稿:周颖江
责编:黄湘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