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粒种子都是他的孩子

12.03.2018  15:02

  邓应德(右二)正在和同事们讨论如何进一步改良种子。 曾诗怡 摄

  ◎星沙时报全媒体记者 张兴莎

  袁氏种业总经理邓应德,已在田间地头守望了32年,只为遇到最理想的那一株鹤立鸡群的优秀亲本。他能针对不同国家的环境,让种子克服疾病、克服虫害。

  在邓应德眼中,每一粒种子都像一个孩子,他熟悉种子的任何习惯与属性。他像一位父亲一样呵护着它们,为它们规划未来,带它们走向世界。

  3000株植物中偶遇它时隔24年记忆犹新

  桌上堆放着十余本笔记本,泛黄且沾染着泥土;办公室一角,不同的小袋装着看似差不多的种子,根据标签,这里大约有十几个品种。邓应德的办公室比想象中的还要简单,不像个老总的房间,倒像个农家杂货间。

  1986年,邓应德开始从事杂交水稻研究。他的工作是给每一株杂交水稻、每一块试验田做标记。播种季节,他要耕地、除草;开花季节,他要套袋、观察;收割季节,他要记录每一株杂交水稻的数据与情况。

  对杂交水稻来说,不育系的改良和选育是育种的关键。从当年的品种中选出最优的品种组合,明年再次试验,年复一年的播种、观察、收获,直到等到最理想的杂交水稻组合出现。

  在初步完成印水型水稻不育胞质的发掘与应用后,邓应德开始新型不育系的研究。1994年,他在田间意外发现了一株理想的亲本品种。他异常兴奋,取名为“丰源B”,该品种后被定向培育为“丰源A”。时隔24年,邓应德仍然记得当时是在哪一块试验田的哪个位置,在3000余株植物中邂逅了与众不同的它。

  湖南40摄氏度高温的酷暑天,在邓应德的眼里不是煎熬,而是最佳的观测时机;天气突变降下瓢泼大雨,邓应德便蹲在田间躲在禾下,待雨过后继续工作。

  对一个育种家而言,越是“专”就越离不开田间,那里不仅是土地,更是邓应德心中的圣地。

  让种子克服“水土不服”各国粮食亩产翻番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袁氏种业出口的品种,一开始就遇到了“水土不服”的问题。

  印尼是杂交水稻种子进口大国,在国内并不多见的白叶枯病等成了印尼最大的病虫害。如何尽可能不借助农药,让种子自身具备较强的抵抗力,减少病虫侵害?带着这个问题,邓应德又钻进了试验田。

  在数千株、数万株的品种中挑选优品,同时借助最新技术,研究终于有了成果。

  以前,印尼的水稻种植,即便再精心管理,一公顷地最多产粮4吨左右。现在,袁氏种业的种子结合种植管理,一公顷地的产量至少能达到7吨至8吨,一年的产量是以往两年的收成。而未来具有优良抗性的新品种在印尼推广后,年产量必然超过每公顷10吨。

  非洲以前一年一公顷地的产量不到3吨。引进袁氏种业的品种和种植管理后,每公顷地的产量达到了7吨以上,这是一个足以改变当地命运的巨大突破。

  越南喜欢香稻,菲律宾喜欢糯稻,不同国家对大米有不同的口感要求。除了抵御虫害,邓应德还在口感上进行了改良,适应各国喜好。

  如今,袁氏种业的种子已经播撒在13个国家的土地上,海外审定品种也已达18个之多。除菲律宾、印尼、越南、巴基斯坦等传统稻米种植区的亚洲国家,袁氏种业目前还开拓了马达加斯加、尼日利亚、加纳等非洲国家市场。采访结束后,邓应德又将马上前往海南科研基地,继续开展新品种选育工作。中国杂交水稻的全球化之路,将随着中国育种家手中的新成果不断拓宽延展,直至真正实现袁隆平院士提出的“推广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

  记者手记:优中选优,不断奋斗

  我原以为,一位获得过多项国家荣誉的育种家,会是一个严苛的学究形象。然而,皮肤黝黑、话语朴实的邓应德更像一个慈祥又爱操心的农民父亲,他的爱都给了杂交水稻。

  1963年出生的邓应德,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已经32年。他的大半辈子都在干一件事,而且以后也会一直干下去。即使工作再辛苦、等待再漫长,他也愿意坚守、愿意等待。

  他把最好的时光奉献给了育种,最终收获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杂交水稻品种。优中选优,不断奋斗,不仅是他的工作态度,也是他的人生信念。

[编辑:杨志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