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10.07.2015  11:44

  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湖南大力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大品牌建设力度,增加资金投入,加强科企合作,全省的农产品加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湖南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一)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龙头企业增势较好。 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基本形成了加工门类齐全、产品种类较多和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加工体系。2013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4.9万家,年销售收入8200多亿元,比上年增长20.6%。完成出口创汇20.5亿美元,增长7.9%;实现利润330.5亿元,增长15.1%;实现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2480亿元,占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4.8%,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省级以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410亿元,增长20%,占全省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的59.4%;实现利润100亿元,增长14.9%。新增产值过亿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20家,年产值过亿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总数达405家,比2009年的228家增加近1倍。

   (二)重点产业发展有新突破,名优品牌逐渐打响。 近年来,全省依托农产品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重点打造粮食、畜禽、果蔬加工三大产业,产销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全省粮食加工业(含酿酒)实现销售收入1440亿元,增长21.6%。畜禽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760亿元,增长20.6%。果蔬产业快速发展,实现销售收入390亿元,占全省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5%。同时,科技含量高、品质优良的产品赢得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2013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中获得“中国驰名商标”46家。金健牌粮油制品、亚华牌杂交种子、正虹牌饲料、唐人神牌肉制品成为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农产品,同时还涌现了舜华鸭业等一批享誉省内外市场的知名品牌,茶叶加工产品中的“君山银针”被誉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三)投资稳步增长,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 2013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93亿元,增长16.5%,比上年增幅提高1.5个百分点;投资额占全省制造业比重为7.8%,比上年末提高0.3个百分点。全省新增或续建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项目680多个,总投资280多亿元,其中省级以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投资的项目360多个。如君山银针黄茶产业园、果秀食品珍稀食用菌生产线扩建等项目,完成投资均在1亿元以上。随着投资质量的提升,农产品加工业的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2013年,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3340家,比上年增加370家,全年实现销售收入6870亿元,占全省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的83.8%,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全省入园农产品加工企业10家以上的园区达到54个,实现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980亿元,占全省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的12%。

   (四)科企合作不断加强,产业基地发展良好。 全省有20家油脂加工企业与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10家自主组建了研发中心,在科技研发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果,如油茶加工通过采用浸提法茶油加工,出油率明显提高。茶叶加工企业通过加强与湖南农业大学茶学系、省茶叶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合作,形成了较强的科技研发能力。同时,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强了产业基地建设,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2013年,全省粮食加工企业共联结农户600万户,发展优质稻基地1000万亩。油茶加工企业大多拥有自建的油茶林基地,如湖南金浩植物油有限公司自建油茶基地40万亩,邵阳市中富植物油脂有限公司自建油茶基地30万亩。省茶业公司通过加大品牌资源整合,拥有12个精制茶叶加工厂、55万亩优质茶园基地。

   二、湖南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一)农产品加工业水平不高,龙头企业带动能力有待提升。 一是行业准入门槛较低,呈现出大群体、小规模、同质化程度高等特点,整体水平有待提升。例如,2013年,湖南省果蔬加工企业共有3023家,平均每个县市区24家,但全省省级龙头企业仅62家,国家级龙头企业仅6家;油料加工企业3404家,平均每个县市区28家,但全省规模以上企业只占4.5%。二是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对经济辐射能力较弱。从目前湖南农产品加工业企业规模情况看,呈现大企业偏少、中间断层的梯度结构,龙头企业数量虽较往年有所增加,但规模仍相对偏低,旗舰型大企业集团不多,对农业现代化和特色城镇化的带动能力还不强。2013年,全省销售收入达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为405家,只占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数的12.1%;过10亿元的为35家,占1.0%;过50亿元以上的仅4家。

   (二)农产品加工业科技经费投入少,企业创新能力不高。 一方面,农产品加工业领域科技经费投入严重偏少,制约了农产品加工技术的研发和运用。2013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法人单位R&D经费支出10.49亿元,仅占所有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R&D经费支出的3.9%。另一方面,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力量支撑缺乏,企业创新能力有待提高。湖南省农产品加工企业以劳动密集型居多,规模较小、设备陈旧、工艺落后,一些传统产品仍停留在手工作坊式的水平,缺乏先进的技术装备、新型工艺和自主开发能力,自主知识产权少。如全省农产品加工重点县之一的祁阳县,2012年,全县853家农产品加工企业中只有3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的专利数仅270个,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的比重仅在10%左右。

   (三)融资服务体系不完善,企业持续运营压力增大。 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其他工矿企业相比较,存在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等问题,其资金周转需求量更大,对融资服务的需求尤为强烈。一是农产品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企业对原料收购资金占用量大,且资金需求时间相对集中,同时,市场不规范引发的客户拖欠货款等问题,进一步导致企业资金周转较慢;二是农产品加工企业往往规模较小,自身积累有限,融资渠道相对单一,主要是银行信贷。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情况与原料供应质量、市场行情等因素息息相关,不可控因素较多,虽然国家为推进农业发展,多次出台关于涉农融资的优惠政策和文件,而金融机构出于规避风险的考虑,普遍存在惜贷心理,且银行贷款条件仍较为严苛,审批程序繁琐,企业难以得到足额贷款。

   (四)生产成本持续上升,企业发展空间进一步挤压。 生产成本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是影响企业运行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方面,成本涨幅较大而产品价格未能相应上涨,会给农产品加工企业带来较大的生存压力。据国家农产品加工局资料显示,2012年与2005年相比,粮食、生猪、蔬菜、水果等原料价格上涨了47%-168%,能源、动力价格上涨了45%,劳动力成本涨了一倍多,而同期大部分农产品加工制品价格涨幅仅为20%-60%。成本持续上升导致企业利润微薄,无力进行技术改造,个别企业甚至采取偷工减料或降低产品质量的方法维持运行。另一方面,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由于生产成本较高导致产品不具备价格优势,影响市场竞争力。以原料成本为例,湖南作为农业大省,农产品丰富,但与国际相比,几大主打农产品如粮食、生猪、棉花、油料等,价格已经大幅高于国际市场,甚至比国际到岸价还高。原料价格偏高,生产成本增加,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发展空间受到一定程度的挤压。

   三、加快发展湖南农产品加工业的对策建议

   (一)培育和壮大农产品加工园区,强化农业产业化的带动能力。 在区位优势明显、产业特色突出的市县高标准新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大力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综合实力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支持现有农产品加工园区提档升级,引导园区内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完善业态并快速向高端化方向转型。统筹解决农产品加工园区用地、用工和路、水、电、气、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及其他配套功能性设施建设问题。合理布局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向优势产区集中,提高农产品加工产业的集聚度。

   (二)提高农产品加工业附加值,完善农企利益联结机制。 注重发挥农产品特色,增强品牌意识,加强品牌建设,扩大农产品知名度,进一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不断拓展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推行高效益产销联结机制,实现农业产业化。探索和创新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大力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民”、“公司+农户”、“股份合作”等新模式,鼓励农民以土地承包权、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把产加销、农工贸有机地统一起来,促进企业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使产业基地和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实现“双赢”。

   (三)积极推进科企、校企合作,促进技术创新提质升级。 可以试行加工公共研发机构和企业研发机构的互动机制,鼓励湖南农产品加工的科技创新和自主创新技术。充分利用湖南较为丰富的教育资源,特别是农业相关专业的高校资源,通过校企合作,将高校最新、最实用的学术研究成果利用到实际经营中来,从而产生知识和技术的溢出效应。同时农产品加工企业也要重视技术进步,积极推动加工工艺的技术改造和创新工作,建立以技术中心为主要模式的技术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大力加强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等核心的研究开发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和保护。

   (四)逐步增加专项资金,加大政府金融支持力度。 一是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在积极争取中央对农产品加工业扶持的同时,还要用好省、市、县级的基本建设资金、财政支农资金、科技发展资金等,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一体化示范项目,重点是扶持加工企业的基地建设、技术创新和改造、人才培训等。二是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落实融资政策,为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供贷款担保。把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作为金融支持的重点,对企业向农户收购农产品和完成订单生产所需流动资金应予以积极支持。把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列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优先扶持对象,努力实现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产业的转变。

承办:农经队
执笔:邓海波  陈晗文  刘  洋  周  迅
核稿:周颖江
责编:黄湘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