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梦想种在田野上

19.04.2018  14:17

  ◎星沙时报全媒体记者 陆继华 通讯员 赵博为

  面对逆境,长沙县春华镇大鱼塘村村民陈玉连(右)不仅自立自强,还主动创业带动周边村民就业。图为陈玉连与大棚内一起劳动的“员工”合影。陆继华 摄

  “困难只是暂时的,只要勤劳肯干,就一定能过上好日子。”4月17日,春阳正好,长沙县春华镇大鱼塘村疗卜组村民陈玉连正在大棚里和她的“员工”一起拔草。这位50来岁的农家妇女,9年前突遇丈夫车祸瘫痪在床的变故,面对家庭负债,她自立自强,用柔肩挑起千斤重担。如今,她又四处筹钱,流转组上的土地开始创业,把一家人的梦想种在田野上。

  面对变故,柔肩挑重担

  陈玉连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丈夫曹刚勤劳肯干,公公婆婆身体康健,两个女儿乖巧可爱。然而这一切在2009年10月画上了休止符,丈夫曹刚外出做泥工回家途中,遭遇了重大车祸。

  丈夫出事了,陈玉连强忍着泪水在医院和家里来回奔波,筹钱、护理,像个陀螺一样不停地转。曹刚在医院躺了大半年后,总算从死亡线上捡回一条命,可医药费花了六七十万元,尽管有医保政策和医疗救助的支持,但家里的积蓄还是用光了,并且负债累累。

  面对如此重大变故,一个弱女子如何担起这千斤重担?有人善意地劝陈玉连改嫁,但她说:“我走了,这个家就散了,就会给社会添负担。我要维持这个家,把它经营得像其他人的家一样。”从2009年到现在已近10年,陈玉连不离不弃地照顾瘫痪在床的丈夫,经营着这个家。她婆婆70多岁了,面对记者采访时不停地说,“前些年家里运气不好,但多亏有一个好儿媳妇在撑着哩。”

  流转土地,开启创业梦

  为维持一家六口人的生计和丈夫的后续康复治疗,陈玉莲开始去本地一家蔬菜基地打工,每月能赚到1000多元。不管晴天、雨天,不管脏活、累活,她都坚持着。

  岁月和劳累苍老了陈玉连的容颜,但没有打消她对生活的信心,“我一定要努力照顾好公公婆婆和丈夫,让一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2017年1月,陈玉连利用在蔬菜基地学到的技术,在政府扶贫小额信用贷款和亲戚们的帮助下,筹借20万元,流转了组上20亩土地,建起种植红薯叶的大棚,走上了农业创业的道路。

  育苗、除草、施肥,陈玉连样样在行。每天天刚亮,她就起床,料理好丈夫后便下地干活。她会赶在清晨采摘第一批新鲜的红薯叶,并小把捆好包装,再统一送至海吉星市场。天道酬勤,创业第一年,陈玉连的大棚就喜获丰收,“去年产了近1.5万公斤红薯叶,纯利润达到六七万元。”

  陈玉连不仅自己创业,还带动周边村民就业。去年,她的大棚光人工工资就达15万元。大鱼塘村的彭娭毑是陈玉连大棚里的“老员工”,去年10个月,她在这里赚了1万多元。“玉连妹子不简单哩,自己做大事业,还让我们有事做。”提起陈玉连,彭娭毑连连点赞。

  今年,陈玉连又流转了20多亩地,并且把在外务工的大女儿和女婿叫回来帮忙,计划成立农业合作社,把一家人的梦想种在田野上。

  记者手记:逆境中的奋斗更感人

  与陈玉连交谈,我说佩服她的坚韧、顽强,夸她是个女汉子。她只是笑了笑说:“没什么,要维持这个家,就必须努力做事。现在政府政策好,只要勤劳肯干,就能把日子过好。”

  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很多人也许会选择逃避,但陈玉连选择了迎难而上,担起了家庭的重担。从照顾瘫痪在床的丈夫、年迈的公婆,到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再到流转土地开始创业,她走的每一步何其艰辛,却又感人至深。

  阳光总在风雨后。春天来了,陈玉连的红薯叶长势茂盛。她站在田野中间,看到的是希望!

[编辑:杨志丹]